出门见绿,建成310座口袋公园。公园绿地面积从16848公顷增至22463公顷
上海十年新增“27座辰山植物园”
2013年,顾村公园第三届樱花节吸引游客105万人次,最大单日客流达14.98万人次。
当时的“樱花热”,反映出市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与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消费升级,也暴露出特色景观绿化、多功能公园绿地的不足。
近十年后,顾村公园不再是赏樱的唯一选择。“以前要坐20站地铁去顾村,现在出小区走10分钟,就有樱花和郁金香,还有无敌江景!”家住黄浦滨江带附近的居民感慨:“现在随处走走,就有惊喜。”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有类似获得感。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生态空间,承载市民群众的“诗和远方”。
截至2012年底,上海公园绿地面积为16848公顷;2021年底,增至22463公顷,相当于十年间增加了27座辰山植物园。
“一双鞋”“一页报”“一张床”……这是过去对上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形象比喻,随着绿意渐浓,比喻升级为“一间房”——截至2021年底,上海人均拥有公园绿地8.7平方米,比2015年多出1.1平方米。
寸土寸金仍坚守生态
上海地域小、人口多、缺山少林,生态资源相对紧张,但仍然在坚持不断推进公园绿地建设。
2017年9月,嘉北郊野公园试开园,被称作上海版西溪湿地——20多公里的河道组成了纵横交错的水网,从外围把整片郊野公园包围起来,又在内部把田野分隔开来,稻田、瓦房、石桥,呈现出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
根据上海市2035规划,上海将建30座郊野公园,目前已开放8座,成为市民节假日的新去处。
很难想象,10年前,嘉北郊野公园还是一片冷清的农地,生产效率低下,零星的小作坊和破败的自然村落散落其中。上海新一轮土地整治保留、提升原有土地的农业生产、林水涵养等功能,以及原有的自然生态格局和景观风貌,使其转型为当地百姓安居乐业的乡土、城镇来客休闲休憩的郊野空间。
据嘉北郊野公园建设方负责人回忆,放着紧邻上海西北部新城区一侧的潜力之地不开发,用来打造郊野公园,这样的“舍经济换生态”曾让一些人大呼“看不懂”。
经过多年的坚持和大胆先行先试,最终,嘉北郊野公园一期开园涉及的84家企业和1346户农民基本全部撤离,共释放出147.52公顷建设用地。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这样的“魄力”在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上海世博会后,后滩地区被誉为上海第二个陆家嘴,经济价值极高。经测算,仅现在用来建设世博文化公园的这片土地,如果用于商业开发,纯土地收入就可超1000亿元。
但上海经受住了眼前利益的考验,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秉持更新的理念,牢牢守住中心城区这片约200公顷的宝地,早早下定决心,将其打造成高品质生态空间,回应人民群众对城市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
2021年的最后一天,历经4年建设,世博文化公园(北区)率先揭开神秘面纱。四座上海世博会原场馆“守护”的时光印记大道,承载着唤醒上海江南古典园林底蕴使命的申园……完美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文化公园让市民连连赞叹。
投资自然,带来的是更长久的生态效益,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不竭源泉。
近年来,上海“大手笔”不断:2017年底,黄浦江两岸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宣告贯通;2020年底,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滨水岸线基本贯通开放;2021年,上海宣布“十四五”期间将实施“千园工程”,使公园跃升至1000座以上,并用15年,以外环绿带为骨架,打造环城生态公园带……一幅生态之城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公园绿地更“平易近人”
截至2021年底,上海共建成310座口袋公园。随着一处处口袋公园的建成,市民在“家门口”踏青赏花的愿望逐步实现,成了上海绿地建设“平易近人”、以人为本的缩影。
今年初夏,绣球花开得正盛。金山区石化四村小区的居民感慨,以前想去大面积种植绣球花的辰山植物园欣赏花海,至少要换3辆公交,单程不少于两个半小时。3年前,月亮湾花园建成开放,出小区走200多米,就有规模可观的绣球花景观。
截至2021年底,上海有399座城市公园。接下来的14年里,要年均新增100座以上的公园,对寸土寸金的上海而言,是一项挑战。
熟练地“见缝插针”,是破解空间有限这道难题的良策,也十分契合口袋公园的特质。
“近年新增的公园中,相当一部分是小体量的‘精品’。”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总工程师朱心军表示,上海聚焦中心城区公园布局盲点、均衡性等问题,将主要结合滨水绿化、街头绿地、单位绿化开放共享等多种方式,新建、改建一批口袋公园。
规模虽小,但口袋公园的设计、建设并不容易,除了一般公园应有的基本功能,还因为与社区的距离更近,需求更多元,可能要叠加商业、社区活动、小型体育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功能。
“雀小脏全”,尽可能满足更多人的不同需求,已成为当前口袋公园规划设计的一项原则。
去年改建开放的徐汇区乐山绿地,一座喷水池背后的巧思让乐山六七村的居民方贵华竖起了大拇指。平时让人穿行嬉戏的动感喷泉关闭后,一个以抽象的“乐”字为中心的小型广场显露出来。喷泉广场周边白色石墩的功能更是“一石三鸟”:既是隔离带,又是座椅,还内嵌光源用以夜间照明。
“从小住到老,总算有一个像样的公园了。”方贵华说,这一片社区居住密度高,配套差,平时散步想找块绿地至少走一刻钟,全新的口袋公园仿佛一束照进大家心里的光。
激发美好生活创造力
高品质的生态空间,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既是享受者,也是“建设者”。
到2035年,上海将基本建成环城生态公园带——一个以外环绿带为骨架,向内连接10片楔形绿地,向外连接17条生态间隔带,与“五个新城”环新城森林生态公园带密切衔接的宜居宜业宜游大生态圈。
根据目前规划,环城生态公园带上将有50座公园,现已建成14座,还将提升改造、新增36座。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怎么建,主要听老百姓的。
去年秋天,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金点子”征集活动引发广泛关注,共回收网络问卷26448份,征集市民“云建议”4123条……其中不少市民呼声已被采纳进建设方案,逐步转化为肉眼可见的现实。
面积超过32公顷的丰翔智秀公园就不搞大拆大建,尽可能保留自然基底。宝山区环城生态公园带项目建设负责人刘丹坦言,一开始走过“弯路”,公园原来的设计着眼于“产城融合”,想改造成宝山工业园区的“后花园”,拓展“产业秀场”功能。
充分调研后,发现原有设计思路和实际需求有出入。许多居民认为已建成20年的丰翔绿地“底子”很好,只需锦上添花。
园方随之调整设计,增加了智慧互动空间、自然健康绿道、生态特色水岸、科创拓展基地等“更具有自然气息”的功能性景点和设施。
“作为管理部门,推动设计、建设时一定要改变传统思路,不能再是‘我要我觉得’,而是要‘居民怎么觉得’。”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主任周华杰表示,在后续的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中,常态化市民意见征询将成为公园方案确定前的必经环节。
高品质生态空间之于城市的重要意义,在于激发人对于空间的塑造、参与和分享,让人民主动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与生活。
在这一点上,从规划公布伊始广受关注的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就是市民充分参与城市建设的典范。“真没想到梦想居然成真了!”2017年,上海公开向社会征集世博文化公园设计建设意见,在上钢三厂工作了40年的退休职工吴正江提出,想在园内建山,在山顶饱览浦江两岸的秀丽风光以及世博场馆等上海世博会的宝贵遗存。
像吴正江这样得偿夙愿的市民还有许多,将保留的上钢三厂车间屋架(原中南美洲馆)绿色低碳地“过渡”为展现奇花异卉的大温室花园,同样是来自民间的智慧。
“未来上海的公园将有更多亮点、有标志性的主题功能,担负起引导和培养一座城市新的文化的使命。”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表示,上海将继续推进“公园+”,加快公园主题功能拓展,增加体育、文化、音乐、艺术、戏曲等元素,进一步展示红色文化深厚底蕴、海派文化时尚包容和江南文化传承创新,让公园满足全年龄段居民的各类需求。(记者 陈玺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