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要闻

博物馆该不该规定“14岁以下免进”?或许可以改改“进入”的方式

2022年08月23日09:01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原标题:博物馆该不该规定“14岁以下免进”?或许可以改改“进入”的方式

博物馆不该再是一个沉默、只可远观的‘殿堂’,而应是鼓励观众探索、交流和思考的学习场所。

“我想仔细观看一件文物细节,旁边钻过来好几个小孩,一个大人在旁边解说。大人一说话,几个小孩就跳着搭腔,脑子都要炸了。”

上周末,前往上海博物馆观看展览的市民何先生正好遇上带着孩子结伴观展的家庭,将这段经历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争议。不少人与何先生感受相同,认为低龄孩子并不适合需要观看门槛的博物馆展览,甚至有人建议博物馆“14岁以下免进”;但也有人认为孩子不可能像大人一样控制言行,“只要没有损害展品的过分举动,应适当容忍”。

随着暑假进入倒计时,上海各大博物馆、美术馆迎来一批携家带口的亲子类型观众。低龄孩子该不该进博物馆,近年来争论不休。日前正在举行的第26届国际博协大会将审议博物馆的新定义,但无论哪种定义都强调了博物馆面向“公众”,负有“教育”之责。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博物馆不应拒绝儿童入内,但可以创新“进入”的方式。

展览可否设准入门槛?

“这个罐子是什么做的?”“以前的人拿这个来干什么?”上周末,何先生在上海博物馆参观时,遇上一个大人带着三个孩子观展,围在他身边话音不断。据何先生回忆,这些孩子在10岁以下,很多问题“车轱辘来回问”,“除了不断问问题,这些孩子还习惯将双手放在展柜上,我真怕他们用力会晃动文物。”

何先生将自己的感受发到社交媒体上,引起不少人的共鸣。孩子们在场馆里追逐、喧哗、触碰展品,都是被人诟病的问题。在一家房产公司工作的姚女士曾在浦东美术馆参观艺术家蔡国强的展览时,看到有孩子伸手触碰展品;外企职员叶枥则曾在一家博物馆看到孩子窝在角落里玩平板电脑,还大声喊叫“信号怎么不好”……

“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大多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即使解释展览的导览、讲座也都有一定的专业性,成年观众尚不一定能看懂,小孩能有多少收获?”在一家画廊工作的任先生表示,他们一般不太接待年龄太小的孩子,“画作等艺术品大多是裸露放置,顶多拉上一条距离线,但‘防君子不防小人’,而且许多非具象的艺术品小孩子也不一定能看懂。”

近年来,“熊孩子”在博物馆内造成展品破坏的案例并不鲜见。2020年5月,上海玻璃博物馆一件展品玻璃城堡就因两个小孩翻越展区围栏追逐玩闹时撞到展柜导致损坏。今年1月,湖北武汉一私人博物馆的文物被参加校外冬令营的孩子失手打碎而引发争议。

何先生发现,一条评论认为“部分展览应限制14岁以下孩子入场”,获得了不少支持。事实上,上海车展就曾明确拒绝“儿童入场”,而许多剧场的部分演出剧目也对“1.2米以下儿童”说不。在他看来,负有公益教育职责的博物馆也应适当提升观展门槛以确保展品安全和观展秩序,“博物馆艺术馆毕竟不是游乐场”。

不久之前,上海市发改委、文旅局等七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上海市公共文化设施收费管理办法》,明确公共文化设施可以合理收费,“以财政性资金为主建设的公共文化设施,开放或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

到博物馆即是学习

记者日前在上海博物馆看到,举家前来的参观者不少。正在举办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里,不少孩子未必了解这些数千年前文物背后的故事,但新奇有趣的造型也吸引着他们的目光。在猫头鹰造型的妇好鸮尊旁,今年9岁的参观者崔玟说,“希望这是我乘坐的飞船。”现场工作人员在展厅内来回巡视,确保观展秩序。当不少带孩子的家长在展厅门口排队时,他们立即上前疏导部分参观者提前进入展厅其他客流较少的区域参观。

“孩子确实是我们重点‘盯防’对象。”曾在一家艺术馆担任志愿者的叶枥坦言,相对成年人他们会特别关注孩子,尤其是几人同行的孩子:“一旦一个孩子发现一件有趣的展品,其他孩子就会跟着跑过去,这时要特别当心他们撞上展柜和展品。”她也发现,上海近年的观展秩序越来越好,但仍有部分家长“只顾看手机”,而一些触碰展品的孩子,大多因为周围的成年人去碰过展品,“‘熊孩子’背后一定有‘熊大人’。”

在一家私企从事财务工作的刘凌有一双儿女,她经常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在刘凌看来,“接近博物馆”就是对孩子一次很好的教育:“比如在上海博物馆门口排队,大家很自觉保持社交距离,这就是教育孩子的契机。在场馆里有禁止使用闪光灯的标志,我可以跟他们解释这些图标的意义和原因。多去博物馆,他们才能学会和遵守场馆特有的礼仪。”

刘凌在展览时常常遭遇孩子的“无厘头问题”,比如“中国古人和奥特曼谁厉害”。“有些年轻人听到孩子提问会翻白眼,但我觉得这样的脑洞是孩子最珍贵的地方。”刘凌和孩子对话时,会俯下身或者干脆蹲下,“一方面可以让他们降低音量,另一方面也让孩子觉得平等。”

而崔玟的父亲认为,博物馆、艺术馆与游乐场不同,带有“学习”因素,因此家长必须先做功课,了解展览背景、重要展品、相关历史等。“我家孩子喜欢绘画,‘宅兹中国’我们就选了几件动物造型的文物重点参观。比如妇好鸮尊,我们会跟她讲讲女将军妇好的故事。”崔先生表示,有时自己还会给孩子设置观展“任务卡”以提升孩子的专注度。

能有新的“进入”方式吗?

8月20日在布拉格开幕的第26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审议“博物馆”的新定义。历经18个月、11个步骤、4轮咨询和分析、投票后,两个提案将在此次会议的特别全体大会上由会员代表最终表决。这两个提案中,都强调了博物馆“面向公众、为社会服务”“提供教育、深思和欣赏”。

“博物馆不能拒绝孩子。”在业内人士看来,与其想方设法限制孩子在博物馆中的行动,不如创新展陈和活动方式,把馆藏与孩子的兴趣相结合,让孩子通过文物和艺术品获得教育,同时平衡好孩子和成年观众的参观体验。

崔先生一家在成都旅游时,对成都博物馆举办的一场瓷器展览印象深刻。这场“空明流光——宋瓷·五大名窑特展”设计了一个互动板块,观众可以通过模拟的显微镜观看五大名窑出产瓷器的釉色细节。这一板块中除了成年人高度的“显微镜”,还有按孩子身高设计的“显微镜”,参观时大人孩子高低错落,互不干扰。

“社会对‘熊孩子’与‘博物馆’的讨论助推文明观展当然是好事,但博物馆绝不能和孩子对立起来。”在业内人士看来,博物馆应该想方设法吸引孩子走进博物馆、喜欢博物馆。2020年9月,成都博物馆举办的“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展设计了两条线路:一条是入场时即根据时间线索梳理作品、流派等信息的传统线路,另一条线路则从沉浸式空间进入,这个空间不仅立体复原出画中的城市,观众的脚步也能产生水波、气泡等触痕。相比前一条线路的专业性,这条线路则能让孩子与绘画互动。上海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上,则将馆藏的多件动物形态文物整理规划成观展时的“亲子路线”,孩子可以按图索骥在博物馆中打卡动物细节,寻找“博物馆里的动物园”。

“面对好奇、好动又好问的孩子时,我们策展是否从他们的需求考虑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许多展览策划时侧重学术性而忽略了孩子的需求,“比如一些展览的讲解,成年人听了都吃力,何况孩子?又比如,不止‘熊孩子’喜欢触碰展品,很多大人也会,那么是否能设计可触摸展品满足他们的想法?”据介绍,国内外不少博物馆已尝试这样的设计,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等未成年参观者较多的场馆也都有这样的互动项目。

在一些参观者看来,博物馆应该成为大人和孩子学习的场所,“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礼仪”。2019年暑假期间,一张广东省博物馆留言本的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参观者留言称“工作人员管得好多”“不给吃东西,又不给跑”“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馆方不仅及时回应,还“蹭热度”发布了一则参观礼仪科普视频,号召“拒绝成为‘熊孩子’”。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品损坏后,馆方则推出了“儿童礼仪工作坊”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参观博物馆的礼仪和展品保护知识。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博物馆不该再是一个沉默、只可远观的‘殿堂’,而应是鼓励观众探索、交流和思考的学习场所。”在业内人士看来,让孩子感受博物馆的魅力,需要馆方、家长和观众的共同努力。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