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逐渐解封后,乘地铁、进商场和餐厅等公共场所要注意啥 |市民防疫新科普
目前,上海16个区都已实现社会面清零,市民生活正在逐步恢复常态。市民前往公共场所,能像往常那样只戴一只普通医用口罩吗?还需要什么“装备”并注意哪些事项?记者采访了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主任医师江宁,他结合《市民新冠防疫知识手册(2.0版)》的相关内容,给出了一系列专家建言。
乘公共交通防疫指南
在出行防护方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项?《市民新冠防疫知识手册(2.0版)》指出,要尽量错峰出行,全程规范戴口罩,与其他乘客保持一定距离,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礼仪;推荐使用无接触付款方式支付车费,减少与公共物品的接触;结束出行后,及时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或用肥皂与流动水清洁双手。
江宁认为,地铁里的新风量比较充足,所以市民对乘坐地铁的感染风险不必过于担心,只要规范戴好一次性普通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都是可以的,不一定戴N95口罩。市民出行,可携带免洗手消毒剂,随时进行手卫生。另外要提醒的是,一些地铁站与地下商圈相连,市民出站后逛地下商圈的时间不宜太长,以降低感染风险。
乘出租车和网约车防疫指南
乘坐出租车、网约车方面,《市民新冠防疫知识手册(2.0版)》建议市民上车后坐在后排座位,与驾驶员保持距离;全程戴口罩,适当开窗通风,保持空气对流;乘车时减少与公共物品的接触,使用无接触付费;下车后及时洗手。
天气炎热后,很多出租车会开空调,乘客是否需要开窗通风?江宁表示,不开窗的话问题不大,但需要乘客和司机都规范戴好口罩,乘客如发现司机戴口罩不规范,应及时提醒。司机如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即使车内开了空调,乘客也应开窗通风。
超市和商场购物防疫指南
在公共场所防护方面,市民到超市和商场购物时,应尽量错峰采购;除了戴口罩外,应自备购物袋,携带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湿巾等消毒用品;尽量走楼梯、乘坐电动扶梯,减少箱式电梯乘坐次数;减少手直接接触扶手、电梯按钮、门把手、手推车、购物篮等公共物品;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接触有咳嗽等症状的人;建议使用非接触式的支付方式。回到家中,市民应及时丢弃口罩,清洗双手。必要时,可对手机、买来物品的外包装进行擦拭消毒。
在超市和商场里需要戴N95口罩吗?江宁说,不一定戴,因为N95口罩的呼吸阻力比普通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高得多,长时间戴憋闷感强,尤其是老人、儿童以及心肺功能较差的人,长时间戴N95口罩会有明显不适。N95口罩的适用场景是人员较长时间待在感染风险较高的封闭环境里,比如医院和养老院。
菜市场购物防疫指南
菜市场是一类感染风险较高的场所,不仅人流量大,而且其环境有利于病毒传播。市民应尽量选择通风良好的菜市场,错峰采购,减少逗留时间,全程规范戴口罩;应自备购物袋,携带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湿巾等防护用品;挑选商品时,建议戴手套,尽量减少触碰货架、摊位等公共物品表面,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眼、口、鼻;优先采用扫码付费方式结账。离开市场后,应及时进行手卫生。到家后,可对自备购物袋等物品进行消毒。
关于哪些场合要戴手套的问题,江宁表示没有明确规定,除了去菜市场外,市民去医院、幼儿园、养老院等场所,也可戴手套。关键是要做好手卫生,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摸眼、口、鼻。
餐厅堂食防疫指南
伴随着市民生活常态化进程,外出就餐限制将逐步放开。《市民新冠防疫知识手册(2.0版)》指出,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多人聚餐;优先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尽可能错峰用餐,避免人员拥挤。进入餐厅前,要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主动扫码;在餐厅期间,尽量减少接触公共设施,如需排队取餐,要保持安全距离。多人围桌就餐时,要使用公筷公勺。另外,应尽量用线上非接触方式进行点餐和付费。
上海有不少提供露天就餐环境的餐厅,江宁认为,随着气温升高,市民可以首选露天就餐环境。多人就餐时,还可选择同向而坐,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