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赋能城市更新
2022年02月20日09:59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绿色低碳,上海目前正在布局的新赛道之一。
在日前举办的“共生设计·双碳赋能”全球城市建筑发展高峰论坛上,从虹桥机场枢纽的绿色改造、滨江沿岸的城市更新、碳中和的数字化跟踪等多个主题中,都可以看见上海发展绿色低碳的轨迹及决心。
虹桥T1航站楼不停航改造从项目立项起,就将绿色可持续理念纳入设计考虑之中,并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华建集团华东院首席总建筑师郭建祥介绍,把握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空间尺度的关系是对虹桥T1航站楼进行绿色改造的重点。虹桥T1航站楼自2018年全面投用以来,其“绿色基因”贡献卓著——水蓄冷系统的部署与应用,相比常规空调系统,每年节约电力资源达300万元;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节能,在日照充足的白天关闭部分大空间照明,降低航站楼区域照明能耗20%以上。虹桥T1航站楼与改造前相比,单位面积电耗强度下降12.8%,单位面积燃料耗量下降50.2%。
漫步滨江沿岸,工业遗存改造形成独特的城市肌理和地区风貌。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在论坛上提到,“要以绿色建筑为抓手,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滨江沿岸的城市更新与“绿色建筑”的理念不谋而合。
原北票码头的核心区域,一条当年用于煤炭装卸的构筑物“煤漏斗”和美术馆共存互生,共融而成现在的“龙美术馆”。美术馆集历史遗迹、艺术展览和市民活动于一体,原来运煤的码头被巧妙地转化成了城市公共空间。沿着黄浦江向北驾车半小时,到达老白渡景观绿地,这里原先还是废弃的煤仓,而今被改造成“艺仓美术馆”,构建了城市更新后独特的公共性和新的文化形象。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柳亦春认为,城市更新就是与历史共生,保留更多的历史建筑,保留更多的历史记忆,这根本上也是低碳的行为。
(责编:马作鹏、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