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社会| 法治

小园曲径通幽 上海静安探索“+公园”“公园+”

2022年02月07日12:04 | 来源:解放网
小字号

小园曲径通幽,诗与远方触手可及

静安探索“+公园”“公园+”,深挖资源增加公园绿地数量,拓展已有功能凸显文化特色

■本报记者 唐烨

春节长假期间,位于静安区中兴路799号的中兴公园人气十足:健身广场上各种健身设施齐备,从早到晚都有老年人在这里锻炼;儿童游戏区中一片欢声笑语,小沙滩、弯曲滑梯、攀爬架等新奇设施周边满是孩子与家长……中兴公园因设施丰富新颖,去年改造后甫一开放就成了“网红公园”,不但是周边居民经常活动的场所,节假日还吸引到不少住在外区的亲子家庭驱车而来。

高品质公园是构建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标国际卓越城区的静安区,将人民的宜居安居放在首位,近年,一方面实施“+公园”,深挖土地资源,增加公园绿地数量,让老百姓出门遇美好;另一方面探索“公园+”,拓展已有公园功能,凸显文化特色,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

让百姓出门遇见美好

对寸土寸金的静安区来说,“+公园”不仅意味着增加公园绿地的数量,更要在便捷可达上做文章。这两年,静安区创造空间、挤出空间,打造了不少让老百姓触手可及的花园、绿地。

光复路、长安路交叉口,依偎着苏州河,一座水岸花园是周边居民推窗可见的风景:花园中繁花似锦,花坛周边流动着潺潺细水,草阶平台上随处可坐……这座花园叫“锦绣花园”,原址是市政道路,去年苏州河静安段公共空间贯通后,腾出来的岸线空间打造了这样一座“口袋花园”。借苏州河公共空间贯通的契机,静安区因地制宜打造了3座沿河“口袋花园”,各具特色。

石门一路和南京西路交叉口,是人们进入南京西路的“入口”,但西南角曾被一处城市基础设施占据,景观不雅致。静安区用花卉与绿植对这里进行了装点,打造了一座“同福花园”。绿植墙因季节而变,又与周边道路风貌、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相结合,呈现了淡雅精致的气质。

去年以来,静安区通过改建与新建增加了8座精致小巧的“口袋花园”。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说,静安区将进一步优化公园绿地布局,完善“15分钟生活圈”,“十四五”期间预计新建公园绿地28公顷。

让百姓触摸历史文脉

坐在草坪上看一场戏剧,在曲径通幽处寻一处历史古迹……在静安区,老百姓来公园,不仅可看看花花草草,还能享受文化的浸润。紧抓“文化”这个关键词,静安区因地制宜,探索拓展公园的功能,实现“公园+”的目标。

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闸北公园是市中心少有的具中式古典园林特色的综合性公园。前两年,静安区对闸北公园进行了整体改造:改建新建亭廊、重塑湖景塘景、丰富植物特色,凸显了古典园林的风貌。改造后的闸北公园受到欢迎,如今日均服务人数过万人次。今年,静安区将进一步拓展闸北公园的功能。闸北公园前身为纪念民主革命家宋教仁的墓地,也称宋公园,一些历史遗迹至今还完好地保留在园中。闸北公园背后的历史故事将进一步被“放大”,开放更多可供人参观了解历史的空间,让老百姓在休闲的同时也能触摸到历史文脉。

“实现‘公园+’,静安区将打好‘文化牌’:静安区公园拥有大宁郁金香花展与静安国际雕塑展两个成熟的文化品牌项目,今后将向其他公园、街区延伸;在公园改造中,我们会保留老建筑、老风貌、古树名木,做好历史文脉的延续;利用现有公园空间资源将拓展‘园艺文化’,通过建设市民园艺中心、举办节日花市等,满足当下老百姓爱花种花的精神需求。”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说。

公园带给老百姓的体验感好不好,不仅关乎公园的设计与建设,更在于公园的管理。静安区以精细化的管理手段,提升公园品质,给老百姓带来持续的获得感。

干净整洁是老百姓对好公园的第一观感。闸北公园管理方首创了公园保洁“18件套”,18件环卫工具各有不同作用,精细又高效。这样的保洁标准已在静安区所有公园、绿地、“口袋花园”推广。

这两年,静安区抓住智能化转型的契机,从安全防护、人流监测、生态数据采集、作业设备自动化等方面入手,打造了智能公园,给老百姓带来更好的体验感。(来源:解放日报)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