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火种护卫队” 成员,有咱金山的!
卸货、点数、整理操作间、准备火炬组装……1月21日,冬奥火炬组装仓库里,上海石化仪控中心首席技师富小青、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战略合作部副经理胡晓等5人正紧张忙碌着。“我们是打头阵的,‘大部队’今天就要到北京了,全力做好火炬传递的保障工作。”富小青边说边把火炬内飘带嵌入外飘带。
富小青和胡晓都是“火种护卫队”成员,去年10月,作为技术人员前往希腊保障火炬顺利传递,确保火种安全运回。谈及这次经历,富小青说:“我工作33年,面对过很多挑战,但没有一次能和这次相提并论,这次压力真的太大了。”
在火种采集环节,要确保每一个火炬安全点燃、每一次传递顺利进行。临近出发,由于火种采集和交接仪式环节的调整,提前运到希腊的火炬几乎全部要“上场”,这意味着每一个火炬都不能出现问题。
巨大的压力落在富小青和胡晓肩上。火炬点燃和传递过程中,最大挑战是火炬点燃仪式上第一棒的安全性。第一棒火炬从赫拉神庙的采火器中取得火种,整个过程举世瞩目。然而根据航空货运规定,火炬燃料属于危险品,运输至雅典的过程中,火炬内燃料只能是平时的三分之二。
“第一棒燃烧时间长且关注度最高,我们既要保证顺利点燃,又要确保燃烧时间足够。”富小青告诉记者。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富小青和胡晓提前一个多月到北京和广东培训,训练火炬内外壳、燃料瓶系统的组装拆卸,反复试验燃烧过程。仪式开始前一晚,二人彻夜未眠,每小时都要测一次火炬重量,确保燃料没有发生意外跑漏。“眼袋比去希腊之前大了好多,人也瘦了几斤。”富小青笑着说。
2021年10月18日上午,火种采集仪式于奥林匹亚举行。仪式全球直播,数亿观众在世界各地收看。
在全球观众激动地观赏这一盛况时,在现场的富小青、胡晓,以及整个上海石化团队却万分紧张。“度秒如年。”富小青和胡晓不约而同用这个词形容整个过程,“又激动又紧张,时间彷佛静止了。”最终,火种采集顺利完成,二人悬着的心落下一大半。
第二天,火种交接仪式于雅典帕纳辛奈科体育场举行。
“那天的风特别大,把火苗吹成了90度。”胡晓回忆,“得益于前期的设计,火炬具备很好的抗风性,但我们仍提心吊胆,时刻盯着火炬,生怕出现问题。”两人不仅要保证火种顺利交接,还要负责规定范围内突发事件的辅助安保工作。“很难找到合适的语言描述我们当时的工作,就是心时刻提到嗓子眼儿的状态。”胡晓说。
希腊到北京,跨越1.5万余里。富小青和胡晓轮流值守,顺利把火种带回北京。“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抵达北京时,富小青远远就听到人群中传来的歌声,“那个场景永远都不会忘,那是我这辈子最荣耀的时刻。”
2021年11月23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向上海石化发来感谢信,感谢上海石化派出富小青、胡晓赴希腊保障火种采集和交接。感谢信称,富小青、胡晓勇于担当、尽职尽责,克服重重困难,体现了高度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奉献情怀,为火种采集和交接工作圆满完成作出了贡献。
(来源:i金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