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文化| 体育

海派建筑里的这场讨论,让海派文化的当代价值“日用而不竭”

2022年01月06日09:46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原标题:海派建筑里的这场讨论,让海派文化的当代价值“日用而不竭”

汾阳路150号,昔日“白公馆”,如今上海沪剧院的新家,1月4日下午,以“海派文化:时空记忆与文学想象”为主题的“水花雅集”青年学术沙龙在这里举办。在充满海派风格的建筑里展开海派文学与学术探讨,形成了一种有趣的沉浸式“生产”氛围。作为“主人”的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向青年学人发出邀约:“沪剧是一个年轻的剧种,与上海这座城市共同成长,期待海派文化研究与演出互动,反观海派艺术如何与这座城市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记录下点点滴滴的城市记忆。”

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晴柔从近代上海的“剧评诗”切入,从精神的寄托、现实的庇护、以传统书写时代三个方面分析了以“剧评诗”为代表的旧体诗中所描绘的近代上海。“剧评诗是明代出现的,过去并非主流题材,晚明也有一些人写自己看戏的诗,到了近代上海,剧评诗形成了体量颇丰的集子。这样的文化现象出现在上海,一方面与出版业发达有关,另一方面体现了上海当时的文化风气和生活氛围。”在张晴柔看来,从“剧评诗”看上海,看到的是一个包容而多元的文化空间,而这些诗里所描绘的上海,从私人视角出发,生活细节丰富,为今人提供了阅读上海近现代历史的多元视角。

“近代以来,上海学人汇聚、出版兴盛、交流频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海派风貌。”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狄霞晨提出,江南底蕴与世界眼光、国家情怀与地方意识、求新精神与务实态度,是海派学术的六大关键词;江南文化奠定了海派学术的底蕴,家国情怀塑造了海派学术的胸襟,世界眼光引领着海派学术不断开拓创新。

“上海近代发达的报刊业保存了当时真实的海派文化生态的材料。”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戴伊璇认为,海派文化是一种“自下而上发挥影响”的文化,因此“要关注海派文化中的那些小人物,他们可能是海派文化产生的原点”。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袁红涛提出,梳理历史在于找准当下的位置,辨别未来前进的方向,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并非简单的包容,而是提供出版、娱乐氛围和法治环境等基础空间要素,为文化发展提供孕育的土壤。

在与会者看来,海派文化是一种发端于上海而不局限于上海的现代性城市文化类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产物。海派文化以近代上海的城市发展为时代背景,在江南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融合各种新的文化滋养而形成。新时代,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辉映,为上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海派文化的历史定义与新时期的内涵有何变化?江南文化为何能率先进入现代文明?历史上的海派文化与新时期海派文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这些话题的进一步探讨与研究,将为海派文化的当代价值“日用而不竭”提供新的动力。

(责编:严远、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