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一二期交接启用,上海建工全产业链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21年10月24日10:33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聚集全球“大师级”人才,顶尖科学家亲自授课,数百个独立实验室为创新创造助力……这样的大学校园场景曾是很多人的想往。眼下,这一切己真实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获教育部批复成立的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就是这样一所跨学科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10月24日,“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一、二期建成交接启用暨三期开工仪式”在杭州举行。西湖大学校区建设工程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进行,合作期共20年,其中建设期3年,运营维护期17年。上海建工集团作为社会资本方牵头的联合体中标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一、二期建设项目,负责项目所有工程的投融资、建设、运营维护、移交及相关配合服务。

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表示:“建设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是展示上海建工集团作为“国际一流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重要平台。集团充分发挥全产业链和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势,积极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运用到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到精心施工、精细运维,不仅做到建设结果精彩,建设过程也精彩,不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时代使命。”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表示:“西湖大学是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非营利性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大学,校园建设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上海建工集团发挥综合优势,为建设高品质、高品位的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做出了贡献。”

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紫金港科技城云谷区块的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总规划面积1484亩,此次启用的是634亩的一期建设用地和123亩的二期室外运动场地,包括43座建筑、10座桥梁,总建筑面积达45.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32.1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西湖大学核心教学科研所在地“学术环”、学术思想碰撞交流所在地“学术会堂”以及行政服务中枢“行政楼”和“师生服务中心”以及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等,都在今日(23日)上午揭开面纱。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项目于2019年4月3日全面开工兴建,330多名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和近4000名建设者,比合同工期提前2个月建成了云谷校区一、二期项目,成为上海建工集团全产业链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又一标志性经典力作。

一所跨学科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不是盖房子那么简单。目前,新建的西湖大学基础医学楼、生命科学楼、理学楼和工学楼共计可容纳277个独立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不是通用的,而是根据每位科学家的需求“量身定制”。如有的实验室需要防止电磁干扰,那么整个实验室的上下左右都要用磁屏蔽材料围起来,将电磁信号隔断;有的实验室仪器设备有严格的防震需求,那么就要对地上地下空间进行科学布局,设独立的仪器设备基础。还有一些理学、工学实验室,仪器对楼板的荷载有很高的要求,实验室楼板就要增加强度和承载力。走进西湖大学云谷校园,占据“C位”的是最核心的“学术环”建筑群。“学术环”并不是“走廊”的概念,从空中俯瞰,是外方内圆的造型,按照细胞的概念,构成一个学术环。从建筑上来看,“学术环”通过一个环形“长廊”相互串联,生命科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分布在“学术环”四周,正是通过这个环形“长廊”相互串联,创造最适合于学术交流的物理空间。与“学术环”遥相呼应的是学术会堂,这是西湖大学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学术活动的场所。“学术环”的外围,借助原先的河道,设计了一条环形河道,最宽处有35米,平均深度约2.5米。水环不仅美观,还是一条“天然隔振带”——越是高精尖仪器设备,对防振要求越高,而水能有效降低振动的影响。今后,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和精密仪器设备等,都布置在“学术环”里。

为了又快又好建成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一、二期项目,上海建工集团站在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应用BIM和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为主的数字化建造领域的前沿,将BIM技术应用于项目施工策划、建造、运维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使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建造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据介绍,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建设以打造“智慧工地”为目标,研究基于BIM和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智慧建造”,构建集“数据采集、信息记录、数据分析、快速反应”一体的“智慧工地”平台系统。以“人、机、料、法、环、测”为核心,横向覆盖项目管理各条线,涵盖人员、车辆、现场监测、技术、质量、安全、进度、资料等关键环节;以“材料管理”为主线,纵向贯穿项目建造全过程,以BIM模型为载体,整合项目设计初始信息、施工过程信息和竣工运维信息,为未来西湖大学智慧运维提供数据信息基础。

建造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涉及钢结构、幕墙、机电管线、设备安装调试、精装饰、园林景观等众多专业,在BIM的三维世界里,都直观可见,通过计算机把它们叠合起来,看看有没有错漏,彼此间是否“打架”,然后通过纠偏,使设计与建造更加完美。比如西湖大学E区学术环8000吨钢结构只用了8个月、历经6000次吊装,就全面实现整体结构封顶目标。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工程建成后,由上海建工等联合体单位组建的项目公司将承担17年的运营维护。基于BIM的“智慧运维”主要围绕空间、设备、后勤、节能、安全五个方面展开,包括对门禁识别、访客人员、车辆出入的空间管理,设备运行监控、自动报修派工的设备管理,自助设施、直购配送、应急呼叫的后勤管理,垃圾分类、中水回收、余能回收的节能管理,消防联动、入侵报警、电子巡查的安全管理等。西湖大学云谷校区的智慧运维将基于“智慧建造”过程中形成的BIM模型数据库,依托上海建工全产业链能力和全生命周期的标准,构建西湖大学云谷校区运维管理框架。

23日宣布开工建设的包括配套产学研基地在内的三期项目,位于一期、二期北侧,占地约735亩,由上海建工集团中标总承包建设,计划于2024年竣工交付。(章华平)

(责编:董志雯、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