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宏观政策有效实施(年中经济观察④)

2021年08月14日08:3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有了这次银行续贷,我们有信心克服疫情影响,年内实现盈利!”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延期,让广东湛江吴川市梅录德鑫五金店的还贷难题迎刃而解,经理陈上德干劲十足。

“纺织项目上半年投产,每天可生产布匹70万米,吸纳就业3300多人。”20亿元专项债资金,解决了四川泸州市聚酯新材料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难题,项目负责人王茂凯信心满满。

一家家企业爬坡过坎的足印,汇聚成中国经济坚毅前行的大势。千万个市场主体逆风奔跑的信心能量,来自宏观政策的睿智担当。

“要精准实施宏观政策,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把握好时度效,固本培元,稳定预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复杂形势,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的年中成绩单来之不易、可圈可点。上半年,宏观政策有何亮点?下半年,应如何有效实施宏观政策?记者进行了采访。

精准安排,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上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宏观政策继续以较大力度对冲疫情影响,有力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财政支出规模扩张力度保持基本稳定。

“今年的赤字率、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比去年有所降低,但和2019年相比仍然有所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超过8.3万亿元,重点用于补短板、保民生、促均衡。”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说,适度举债、稳定支出,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兜牢民生底线提供重要财力支撑。

——减税降费持续推进。

“税收优惠实打实!”重庆阳力兴石材加工厂负责人刘菊说,小微企业减半征收资源税延期到今年年底,增值税税率降至1%,这两项优惠政策上半年可为公司减税4.72万元,“我用这钱给大伙涨工资。”

“上半年,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力度不减、落实落细,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分类调整、延退有序,为市场主体减负,也兼顾财政可承受能力。”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说。

——融资总量适度增长,流动性合理充裕。

“前6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76万亿元,同比多增6677亿元。总体上看,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信贷投放符合预期,流动性合理充裕。”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

——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上半年,央行继续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前6个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63%,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精准性、科学性更强,逆周期调节作用凸显。”李旭红说。

精准聚焦,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

上半年,宏观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精准滴灌,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

——就业优先,财税金融措施合力稳岗促就业。

“今年一季度,人社部门向我们发放了小微企业社保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共35.9万元,让咱招人的底气更足了。”广东佛山德芮可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曾福文说。

以财税金融手段鼓励企业不裁员少裁员;开展职业培训、发放创业就业见习等财政补贴;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2021年中央财政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资金63.36亿元,同比增长65.9%……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3.5%。

——固本培元,加大对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

中央财政拨付资金24.1亿元支持60个试点城市打造支小助微“示范样板”,拨付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0亿元,延续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央行支持银行发行小微专项金融债券,推广供应链票据和应收账款确权……政策“大礼包”频出,多维度助企业纾困。

2020年,央行创设了“普惠小微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对10.9万亿元贷款本息实施延期,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6.3万亿元。

——下沉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今年,财政部建立了“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进一步聚焦基层“三保”和惠企利民。截至6月底,2.8万亿元直达资金已下达92.5%。各地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七成以上。民生资金“一竿子插到底”,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三保”底线更坚实。

——鼓励创新,助力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今年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公司能多抵扣200多万元,我们更有动力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石家庄新合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张志敏说。

上半年,金融系统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截至5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为41.8%,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8.75%。

——接续有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年初,河北遵化市德源蒜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李少永出资建了3个冷库,可等到采购大蒜时,他手里却没钱了。“多亏交通银行开展了无抵押整村授信,120万元的‘蒜黄贷’救了急!”

今年,中央财政将原专项扶贫资金调整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达到1561亿元,比去年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加100亿元。截至6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4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精准发力,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下半年,仍须有效实施宏观政策。

这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内在要求。“有效实施宏观政策,有助于解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短期问题,也有利于发现、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中长期结构性问题。”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梁婧说。

这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强力依托。当前,财政“减收增支”压力仍存,更好保障民生需求,必须“好钢用在刀刃上”。

这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刘晓光认为,只有将财政和金融资源进一步汇聚到打通阻碍经济循环的堵点难点重点环节上,才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经济循环畅通、扩大内需、推动绿色发展,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下半年,如何有效实施宏观政策?

——保持“连续稳定”。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要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白景明认为,下半年财政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向市场释放稳定信号;同时对输入型通胀、就业压力增长等保持前瞻和预判能力,及时应对新情况新变化。

7月1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进一步释放中长期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支持。“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人民银行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强化“精准施策”。

“从上半年看,我国经济动力十足,但‘结构失衡’仍需改进。”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下半年宏观调控仍要强调精准施策,促进经济均衡恢复。“财政政策应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支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货币政策应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利率水平稳中有降;应多措并举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提高青年群体就业水平。”

——完善跨周期设计。

“短期而言,宏观政策应继续以‘稳’为主,进一步支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加快恢复。长期来看,要聚焦提升发展动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发展结构等目标,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增加消费有效供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温彬说。

——增强政策合力。

“既要‘左顾右盼’,又得‘瞻前顾后’,更须突出重点。”田轩认为,应建立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制度框架;促进财政、货币政策与就业、产业等政策形成乘数效应。“对重点领域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强化对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以及重大投资项目的支持;针对高新技术、绿色环保、新型消费等新兴和重点产业,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坚持“以我为主”。

“下半年,我国宏观政策应坚持以我为主,根据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需要,调整政策的重点和节奏。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应加强前瞻性研判,提前做好应对各种外部冲击的准备。还应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温彬说。

(责编:邬迪、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