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一碗汤”距离内享高质量养老服务

上海今年已建成40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和162家社区老年助餐场所

2021年08月08日08:20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8月6日,家住山西小区的夏彩凤早早来到外滩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山西分中心)报到,从艾灸仪到烘脚器,一样不落足足享受了2个多小时。自从上个月社区嵌入式养老综合体开业后,69岁的她就成了这里的常客。“从我家走过来还不到200米,随时可以来,而且宽敞不拥挤,方便又舒适!”

和夏彩凤一样,上海90%的老人处于居家养老状态。如何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上海走出了一条社区嵌入式的大城养老之路,越来越多的老年日托站、长者照护之家、老年食堂等出现在社区里、家门口,老人们得以在“一碗汤”距离内享受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去年,根据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市民政局牵头负责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民心工程项目,重点在社区打造了一批与老年人“养、食、居”密切相关的服务设施。今年,上海计划建设50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和200家社区老年助餐场所,截至7月底,已分别建设完成40家和162家。

享受一站式养老

长桌边,许兆英、姚建平夫妻俩和老伙伴们开心地聊着天。68岁的许兆英和丈夫住在曹杨三村,她告诉记者:“从家里走过来不到10分钟,方便得很!”

许兆英夫妇发现的新去处,位于曹杨路926号的武宁片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每天一大早,老两口经过测体温、消毒、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后进入中心,和老伙伴准时会合。今年初,中心内由一家药店改建而成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对外开放后,周边老人多了一处可以休养和活动的场所。在这里,除了老年日托,还有社区食堂、卫生站点、便民药房等为老服务,辐射整个曹杨新村街道。

采访当天,在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较平常有所减少。据中心的运营负责人介绍,考虑到近期疫情原因,除了严格落实常规的测温亮码等防疫措施,中心暂时取消了聚集性的集体活动,有序控制进入中心的老人数量。“在满足老人刚性需求的同时,更要保证老人的安全。”

有别于单一功能的为老服务场所,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是集辅具推广、医养结合、养老顾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中心。作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平台,由街镇发挥统筹为老服务资源、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促进服务与需求信息对接等作用。

在潍坊新村街道,6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已达到3.2万余人,约占户籍总人口的34%,养老需求迫切。今年7月初,位于浦东南路1658号的潍坊新村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近1800平方米的主体建筑共分为三层,内设有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老年助餐点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心还与毗邻的东明卫生站进行资源链接,为中心及周边老人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与医疗康复服务,内设的护理站服务点则可以实现长护险的服务对接和便捷结算,形成有效的“医养融合”。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截至去年底,上海已建成32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实现街镇全覆盖并向片区延伸。同时还兴建了各类功能型养老服务设施,包括187家短期托养为主的长者照护之家、72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6150家标准化老年活动室,逐步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

根据规划部署,到2022年,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的阶段性建设目标为新增100家,全市建成400家以上,至“十四五”末达到500家。市民政局表示,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中,各区各街镇还按照街镇老年人口密度和面积布局分中心,更加注重功能整合,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度。

解决一餐饭难题

繁华的南京路商圈背后,九江路218弄并不引人注意。一个月前,在这片逼仄的里弄,一家开在居民楼下,由停业的酒店改建而成的外滩社区食堂正式开业,吸引了周边居民前来。记者在食堂门口的菜单上看到,这里每天都提供不同的5道大荤、5道小荤和3道素菜,例汤则免费。食堂内,由于疫情的原因,老人们都自觉戴着口罩,在排队时隔开一米距离,有序取餐。

“现在每天都有200人左右前来就餐,在落实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我们鼓励居民打包带走,为此把原来的几张餐桌改成了打包台。”外滩街道社区食堂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里弄条件有限,且很多住户都是行动能力受限的高龄独居老人,不便在家做饭,因此,社区食堂很受欢迎。开业一个月,结账人数已经达到近6000人,办卡的老人数量也将近500人,预计后续供餐量还将持续上升。

民以食为天。为了解决老人们“一碗汤”距离内的吃饭问题,上海建设了数量众多、密布社区的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包括在街镇建设集膳食加工配制、外送及集中用餐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长者食堂,以及遍布社区家门口的助餐点。截至去年底,上海已建成1232家社区老年助餐场所,其中,社区长者食堂累计建成240家,集中用餐的老年助餐点共有992个,每日老年供餐量在10万客以上。

对老人们来说,社区老年助餐场所不仅离家近,更重要的是吃得实惠、吃得放心。“我家住在四川路,走过来很近,今天是第一次来,这边菜式多而且很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8月6日,记者在外滩社区食堂见到77岁的金福弟老人,她点了一份盐水鸭和一份烂糊白菜肉丝,不到20元,作为高龄老人,还能享受八五折优惠。武宁片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社区食堂还为老年人提供了“益卡通”特色助餐服务,可享受满15元减3元的老年助餐补贴。

近年来,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不少新建的社区老年食堂在食品原材料可追溯、结算支付等方面都用上了智能技术,提升服务便捷度。在陆家嘴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梅园分中心社区食堂,系统就会根据餐盘颜色、大小自动扫描结算价格,还支持刷脸支付,既解决了老人易丢失饭卡的问题,也让老人可以直接通过刷脸即时享受补贴。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到2022年,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的阶段性目标为新增400家,全市总量预计达到1600家以上,至“十四五”末,助餐服务日供客能力将达到25万客。根据规划,今年计划建设200家,截至7月底,已累计开工198家,完成162家,完成率达82%。

(责编:马作鹏、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