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年过半百的他们终于找到了“家”

2021年04月08日10:46  
 

日前,58岁的宣蕙兰(化名)离开了杨浦区救助站。临走时,她哭着说,自己这一辈子一直在麻烦别人,接下来的生活,哪怕一个人,也会努力地好好过。

和宣蕙兰一样陷入困境的,还有55岁的郑强(化名)。郑强身有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因为是“袋袋户口”,无法办理低保……

作为困难群众的“家乡人”

杨浦区救助站的社工们

采取暖心、周到、主动的措施

帮助他们重新振作,找回自我

一起来听听他们“回家”的故事吧

亲近、陪伴…她终于能敞开心扉

宣蕙兰的户籍就落在杨浦区定海路街道,而其本人长期居住在江苏省太仓市。遭逢不幸的她一度精神涣散,于今年3月12日在太仓市救助站社工的护送下来到杨浦区救助站。

她曾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早年离异后,儿子随前夫生活,而宣蕙兰本人因不愿与他们接触,迁居太仓市,过起了一个人的生活。去年12月,因疑似精神病发作,宣蕙兰被送往太仓市救助站,并在太仓三院接受治疗。

来到杨浦区救助站时,宣蕙兰刚刚结束了在太仓为期三个月的心理治疗。然而,她的身体虽然康复,可精神状态却掉到谷底。区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说,宣蕙兰把自己锁进了一个孤独的世界。“她不跟我们说话,也不表达诉求,好像总是在抗拒什么。”

对此,杨浦区救助站站长居加定和社工们开始努力“破冰”。接近她、了解她、陪聊、陪散步、陪看电视……社工们的一些“小动作”,让宣蕙兰渐渐卸下心防,透露了自己家里的情况。同时,其户籍所在的定海路街道,也联系到了她住在上海本地的亲人。

宣蕙兰告诉社工们,自己想留在上海,回到从小长大的地方。对此,定海路街道为她申请了综合为老补贴,帮助她办理在杨浦领取退休金的相关手续,并征求她的意愿,安置她在上海的养老机构里安度晚年。

热心救助,“袋袋户口”终于有家

和宣蕙兰不同的是,今年55岁的郑强,是主动找到区救助站请求帮助的。工作人员回忆道,他在上门求助时走路一瘸一拐的,后来大家发现,他没有左脚大拇指。

郑强是杨浦人,户口原本落在殷行街道,却在年轻时因几次房屋交易,而进行了户籍的迁入迁出,最终在2003年成了“袋袋户口”。所谓的“袋袋户口”,简单来说就是户口从原居住地迁出,却未成功迁到新的居住地,从而自管户口,放在自己身边。

此后多年,郑强一直在做搭台工人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直到两年前,一次搭台现场的意外让他失去了左脚大拇指,双下肢全部发黑,丧失了劳动能力。

根据现有政策,像郑强这样的“袋袋户口”人员应由迁出地街道服务办负责接收。然而在杨浦区救助站与殷行街道联络后发现,郑强既无身份证,又无户籍、银行卡,街道无法为他办理“低保”。而要让这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自己出门补办身份证、办理户籍、开银行卡……对他来说可谓难上加难。

对此,杨浦区救助站先将郑强接收进站,开展临时救助,给他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主动带他去补办身份证,恢复户籍并办理银行卡。前后大约用了1个月左右,社工们终于将一系列问题妥善解决,殷行街道也帮郑强办理了“低保”补助。基本生活有保障后,郑强感激地离开救助站,开启了新的生活。

建立信息台账,做好定期回访

根据《关于本市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目前,杨浦区救助站已经建立了本区户籍流浪乞讨返乡人员信息台账,做好信息对接和人员接收工作。近期救助的宣蕙兰,是杨浦区救助站今年成功送走的第24位本市户籍流浪乞讨人员。

据悉,区救助站对已经返家的人员,会定期进行回访,了解其家庭状况;对存在生产、生活及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困难的人员,会将其详细情况通报给街道服务办;对确已无家可归的人员,站方主动接收,并协调街道妥善安置。

针对容易走失流浪的人员,区救助站建立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将送返杨浦的精神障碍患者、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肢体和智力残疾人员、反复流浪乞讨人员等纳入信息库统一管理,并将送返人员花名册通报给街道服务办,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进行回访,原则上回访频率不低于每两月一次,回访期不少于一年。

杨浦区救助站表示,在主动接纳“回家”的流浪乞讨人员时,会跨前一步,为发现、接收、接回的本市户籍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医疗救治、生活照料等临时救助服务和情绪安抚、心理疏导等社工工作,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港湾”,为他们寻找家的方向。 

(来源:上海杨浦)

(责编:董志雯、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