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从3月29日起举办“因为咖啡,所以上海”咖啡文化周。一时间,咖啡文化成为瞩目焦点。一片热议中,我们有必要来厘清一些认识。
首先,全球化是咖啡文化在当下的第一个特征。说咖啡是舶来品没错,说咖啡文化代表了西方的某种生活方式,一部分也对,但总体上讲,咖啡文化代表的是世界文明和域外文明——请注意,这里用的是“域外文明”,而非“西方文明”。咖啡源于非洲,最早发现于埃塞俄比亚,通过阿拉伯世界的传播,据说直到17世纪,荷兰人将活的咖啡树和种子偷运回国,才最终勃兴于欧洲,而它进入上海,主要传播者是白俄。作为上世纪30年代的一道风景线,白俄咖啡馆在知识分子中素负声望,“DDS”“文艺复兴”等咖啡馆成为当时中外名士的社交空间,当然也出现了像公啡咖啡馆这样左翼人士聚会的“革命咖啡馆”。
说这些是要表明,咖啡文化传诸今朝,完全有可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光大于中国和东方。我们的邻国越南,已是世界上第二大咖啡生产国,也是第二大咖啡出口国。而据最新统计:上海在全世界50个国际文化大都市中,咖啡馆茶馆总数排名第一。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产物,精致、多样、变化的咖啡文化很恰当地体现了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这也从一个侧面映射了,即便发生新冠疫情、即便全球化遭遇“逆风”,也阻挡不了上海的开放和中国人融入世界的决心。甚至可以说,咖啡文化在上海的勃兴,对逆全球化思潮是一个有力回击。
全民化,是咖啡文化在当下的第二个特征。较之咖啡,咖啡馆文化更值得一说。无论是巴黎塞纳河左岸毕加索、萨特留下足迹的花神咖啡馆,还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公墓旁博尔赫斯经常光临的连杆咖啡馆,都因文人骚客、社会精英流连其间而享誉世界。曾经,上海滩上的咖啡馆也是绅士名流、时髦潮人附庸风雅的去所,特殊年代里的咖啡馆更是“老克勒”们保持尊严和生活品质的方式。一杯咖啡在手,闻、吮、品,追求的是压舌感、水豆比例和细腻的温差。
1980年代,为10块钱一杯的清咖踟蹰在幽闭的咖啡馆前不敢破门的情形,或许很多人都还历历在目。时至今朝,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品位的跃升,创意城市的发展,咖啡馆正面临着诸多转型,一是从单纯的简饮场所变成了文化、社交、创新的复合空间,二是从精英名流的交际场所变成了普通百姓的消闲空间,三是从时髦年轻人、“老克勒”摆谱的场所变成了中老年人、广场舞大妈的休息空间。有人戏言“星巴克的下午场属于广场舞大妈”,据我亲眼所见,还真所言非虚。咖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正迅速普及为全民文化,倒是凸显了人民城市的大众景观。旅行回来的人告知,不同于欧洲,越南在咖啡店里悠闲品咂的也大多是中老年人。
全产业链,是咖啡文化在当下的第三个特征。据星巴克受过培训的咖啡师介绍:咖啡产业包含了种植、烘焙、萃取、冲煮、饮用诸环节,光一个萃取环节,就包括了浸泡、煎煮、渗漏、滴滤、虹吸、加压浸润等方式。胶囊、液体、速溶咖啡等保存手段充分体现了科技含量。作为创意产业的范本,南京西路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内,巨型咖啡生豆储存罐贯穿上下两层,透明管道中不停赛跑着咖啡豆。工坊既像个位于市中心的透明工厂,展示了咖啡生产的全过程,在这里烘焙的咖啡豆总量超3000吨;又像个创新工坊,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从这里首发走向全国的新品达150余款;还像个小型咖啡博物馆,据统计已举办了超过1000场的咖啡品鉴活动。除了自身的全产业链,咖啡产业的集聚效应还带动了时尚、旅游、演艺、文创等其他产业的发展。除了星巴克这个大品牌,各种创意咖啡、精品咖啡、花式咖啡和本土品牌也在上海街头遍地开花,处处展示着上海这座创新之城的活力和魅力。
全球化、全民化和全产业链的咖啡文化勃兴,正成为上海这座全球城市走向开放的风向标。为什么要对小小一杯咖啡如此重视,答案或许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