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进入“施工期”。在长三角,发力新时期建设,各地干劲正足。
上海,城市空间格局之变启幕,推进“五个新城”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明确了“迈向最现代的未来之城”的目标;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出炉,力求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浙江,总投资5823亿元的36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以期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民生、完善基础设施;安徽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两月省内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有力,计划内开工率高于序时进度6.5个百分点。
长三角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复制推广研讨班。 巨云鹏摄
也是在这一周,在沪苏浙接壤共建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第一批制度创新经验复制推广研讨班(第一期)开班,40余名干部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建设一线抽调而来,5天时间聚集上海青浦,研讨学习示范区成立一年多来的实践探索。
“做”与“学”的两端,“温差”看似颇大。长三角35.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项目建设热火朝天;相比之下,研讨班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要素流动领域制度创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高度概括的课程似乎要枯燥许多。
不过,几天下来,不少学员却颇受触动、直呼“解渴”。示范区设立近17个月,围绕一体化制度创新,已经形成了32项具有开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聚焦生态环保、互联互通、创新发展和公共服务四大领域,全力推进60个亮点项目;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各界力量,构建形成了“业界共治、机构法定、市场运作”的跨域治理新格局……对学员们来说,示范区在“无人区”里“探新路”的效率与成果,是课程“带感”的原因之一,而真正深入人心的,则在思想解放。
行政区经济下,资金、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边界清晰,破除不同区域间的行政壁垒、让生产要素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虽是共识,但在操作层面,如何实践推进是个难题。
长三角示范区的制度创新探索,为不少有需要的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式方法,但也无法一蹴而就解决所有困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人文风貌等基础条件与示范区内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均不同,导致不仅要破除的行政壁垒不同,甚至连破除行政壁垒的方式亦需不同,经验复制推广似乎无法完全照搬示范区的“标准答案”。
研讨班上,谈到示范区与整个长三角各地其他一体化探索之间的关系时,授课者“异曲同工、各展所长”的回答在学员之间反响热烈。一体化探索不只是长三角某几个特定区域的使命和责任,示范区实践可做“参考答案”,想要因地制宜寻求最优解,破除不同层级、不同类型阻碍经济要素流动的行政壁垒,需要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经济属性多点开花、多样尝试。在此过程中,最要明确的则是应以市场需求为改革导向。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是题中之义。
《解放日报》推出“长三角政要”系列访谈
从这个维度看,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特殊重要作用更加凸显,也亦有了更高要求:必须打破行政区经济的束缚,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力,让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带来分配、流通、消费多环节的有效贯通。在畅通的国内大循环基础上,才能更好提高开放水平,将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在长三角龙头上海,对国家战略的整体思考已经愈发完善。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把大国经济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的文章做足,把国内国际双循环能量交换的文章做足,助力我国实现高水平经济循环。推动长三角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内大循环。
率先形成新格局,首先要有突破旧格局的勇气,有思想解放的锐气,更要有走好全局一盘棋的“一体化”共识。要知道,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尚未攻克的“硬骨头”。而今,无论是决策层的谋划,还是国际社会新挑战,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化节奏,都让“一体化”成为弦上之箭,势在必发。这一“箭”,率先搭在面向大洋、合作基础深厚且市场这只手愈加成熟的长三角,是国家使命,也是历史必然。从这个角度看,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开课的这个小小的研讨班,大有深意存焉——张弓搭箭,每一个具体而微的步骤,都需要微观操作者既要果然,又不能失准……
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在改革开放中向来以走在前列著称的长三角,正在趟向“深水区”,创造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