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学”线路串联9座高校校区,幅射多个城市副中心及科创园区

开往春天的地铁 轨交15号线即将华丽“现身”

【查看原图】

人民网上海1月18日电 (龚莎)记者从上海地铁方面获悉,轨道交通15号线顺利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具备全自动运行初期运营条件。工程建设及运营单位将对全线各项设施设备进行进一步综合系统调试及各项演练,确保春节(农历新年)前开通试运营,服务广大市民乘客。

15号线是上海的第四条轨道交通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也是首条全线全功能一次性开通最高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地铁线路。轨道交通15号线工程起自闵行区紫竹高新区站,止于宝山区顾村公园站,途经闵行区、徐汇区、长宁区、普陀区、宝山区等5个行政区。线路全长约42公里 ,设地下车站30座,其中8座车站与路网中既有和在建的9条线路形成换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桂林路站因施工建设难度和“新冠”肺炎疫情综合影响需要适当延长工期,本次暂不开通。该站因站本体长度、场地及周边管线搬迁等多方因素,施工组织难度极大、工艺十分复杂,经各承建单位合力追赶进度,首先确保了全线轨道贯通、列车上线调试等计划节点。目前该站建设尚需时间,实现开通后同步实现与9号线桂林路站换乘。

娄山关路站与2号线换乘通道因涉及与商业体地下空间改造,暂时实行站外虚拟换乘,待改造完成后即可实现2号线与15号线的同站换乘功能。

同时,受去年疫情对部分车站出入口工期造成不利影响,连接的地面人行道尚未全部恢复,相关施工单位正在全力推进施工作业,争取早日为乘客提供出行便利。期间,乘客可通过临时便道进出站。

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创下地铁建设史上多个之“最”

15号线为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史上一次性开通最长地下线路(42.28公里),工程于2016年8月开工,2020年底建成,历时4年4个月,期间因“新冠”疫情防控、重点任务保障等需要,实际施工时间仅3年5个月,为上海乃至全国一次性开通里程最长,运行等级最高的(UTO)全自动运行线路,不仅如此,15号线还是上海乃至全国一次性开通里程最长,运行等级最高的(UTO)全自动运行线路。15号线于2020年6月10日首列车上线调试,10月4日完成信号调试,面对42.28km的超长线路,历经3个月零25天,全天24小时调试,圆满完成了信号调试任务,用时最短。

“通学”线路串联9座高校校区,幅射多个城市副中心及科创园区

15号线沿线连通了9座高校共10个校区,是名副其实的大学通学线路(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徐汇校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古北校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仙霞路校区、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同济大学沪西校区、上海大学宝山校区)、4座公园、3个国家级科创园区;连接了真如副中心、长风商务区、南站地区、漕河泾科技园区、紫竹高新区等重要区域,将有力带动和支撑地区发展;串联了上海西站、南站枢纽,对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配套具有重要作用。

因地制宜设计打造上海地铁“最美车站”

15号线全线标准站选用岩石棕、滩涂橙、沙滩金、海水蓝由海岸到大地过渡色为主题色。在装修理念定位中,由北向南结合周边主题公园,打造春(顾村公园站:浪漫樱花)夏(长风公园站:乘风破浪)秋(桂林公园站:金桂飘香)冬(紫竹高新园区站:寒日常青)四季转换的装修风格。

其中,吴中路站和上海南站站还因地制宜,协调车站与周边环境条件,设计打造上海地铁“最美车站”,突破性采用无柱拱顶结构型式,取消了柱网,在确保轨道交通使用功能的同时,为大客流组织提供更灵活的运营方案,并将地铁车站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

吴中路站开创性地采用了预制大跨叠合拱型结构,以“无遮挡大空间”作为主导理念,着重强调空间的完整性,凸显大空间的视觉观感。站厅围绕“大跨拱顶”这一显著特征,在管线布局、结构工艺、视觉表现等方面予以一体化设计,公共区最大净跨为21.6米,为国内软土地区最大跨度的全无柱车站。站厅两侧装饰以城市天际线LED灯带,视觉效果引人入胜,有望成为市民乘客打卡的网红车站。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2021年01月18日23:50
分享到:
(责编:龚莎、金煜纯)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