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而立浦东再出发】

2020年11月16日16:52  
 

碧水蓝天相连,各色景观互衬,生态水系与绿廊花海掩映……漫步浦东,一幅幅美丽的生态画呈现在眼前。在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征途中,生态环保事业始终受到重视,被列入浦东发展的各项规划之中。

落实环保行动计划

围绕“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品质城区”这个目标定位,新区先后制定并实施环境保护规划,一项项行动计划先后出炉并落到实处。降污减排、污染源治理、水环境整治、生态补绿……浦东的环境不断改善,城市愈发宜居。

每到周末,大到黄浦江边的世博公园、花木地区的世纪公园,小至各个路口的口袋公园,休闲娱乐的居民总是人影不断;清晨傍晚,一条条玉带般的河道边,散步遛娃的也随处可见。高颜值的城市,体现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

出门享环境福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浦东,一项项环境保护工作、行动随之开展。

上世纪90年代,浦东新区开始加强环境质量监测的建设工作。1993年,浦东新区环境监测站正式成立,对地表水环境进行常规监测;1994年,开始布点监测浦东新区声环境;1999年,浦东新区开始建设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

2000年,上海市提出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走符合上海实际、带有上海特色的环境保护科学发展之路。浦东新区按照全市统一部署,从2000年开始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启动河道整治工程

浦东是传统的江南水乡,水系纵横交错。根据2019年上海市河道(湖泊)报告,浦东新区共计河湖16159条段,长度6870.70公里,水面积136.8402平方公里。

保护好水环境,就是守住乡愁。2016年起,以“截污、拆违、清障、疏浚、面洁、岸绿、水达标”为整治标准,浦东新区启动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攻坚战,围绕1622条段、1275.3公里河道,打响补生态短板、还水于民的攻坚战。

专人维护河道清洁

还有不少河道正获得“星级”头衔。自2011年始,在上海市水务局的指导下,浦东新区作为先行者,首批开展星级河道创评工作。当年,张家浜(西水闸-马家浜、随塘河-东水闸)等共11.5公里条段获评最高荣誉——“上海市三星级河道”。

十年来,新区水务部门积极开展创星工程,星级河道逐年增多,并以点带面改善水环境面貌。截至目前,新区已成功创建124条段、218.263公里的星级河道。张家浜、高桥港、三林塘港、宣六港、五灶港……一条条星级河道就像一条条锦带,围绕在城市乡间。

建设绿色生态走廊

生态之城,少不了浓郁的绿色。浦东新区绿化建设于1993年全面起步,主要开展市政建设项目绿化配套和各开发区的绿化项目。1994年,杨高路两侧总面积达80万平方米绿化带基本建成,成为新区道路绿带建设的开端。

1997年,浦东新区明确建设“绿色生态走廊、绿色景观走廊和绿色生活走廊”目标,全力完成141万平方米新建绿地任务。同年,浦东新区外环线环城绿带一期工程三林段开工建设,标志着上海市外环线环城绿带浦东段建设开始实施。

1999年,新区范围内多个“百公里绿色走廊”建成,形成“高大、浓密、厚实、粗犷、多彩”道路绿带特色和绿廊景观,多个公园及休闲绿地悉数建成。同年10月,建设部命名浦东新区为“国家园林城区”。

迈入千禧之年,经过十年耕耘的浦东绿化已初具规模。在这基础上,浦东新区开始大力开展旧居住区绿化调整和村域公共设施绿地、居民屋前宅后的绿地建设。同时,浦东新区陆续实施各类生态专项建设工程,相继建成多条绿带及多处生态林,整体改造多个城区公园,并启动迎世博绿化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对多条重点景观道路进行绿化改造。

浦东处处有城市绿肺

围绕2020年新区森林覆盖率18.2%的目标任务,浦东新区重点推进楔形绿地、大居绿地、外环生态专项、川杨河生态廊道等绿地建设。期间,推进了曹路大居绿地、川杨河生态廊道、碧云楔形绿地、森兰楔形绿地、北蔡楔形绿地、三林外环外生态绿地等重点项目,平均每年完成绿地建设365公顷。

浦东的绿地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具备除了观赏之外更多的功能性。大型公园、口袋公园,都能让居民走进去、感受到更多绿趣。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质量,为浦东建成生态之城、卓越之城、美丽之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浦东发布)

(责编:实习生、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