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10月24日电(王文娟)近日,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如何将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有效转化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师范生们有着自己的思考。
师范生们通过互联网探访众多“藏”在上海高校里的博物馆,发现高校博物馆存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现状。于是,他们发挥师范生特长,结合未来教师养成,以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为突破口开展实践,开发了一套面向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沪上高校博物馆资源导览》手册。
高校博物馆,“校园里的宝藏”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历史系三名博物馆爱好者在线聆听了一场关于“高校博物馆”的讲座后,萌发了探索高校博物馆的念头。
与聚光灯下的社会博物馆相比,高校博物馆显得异常低调。“你们知道华师大有多少座博物馆吗?”实践的发起人、19级历史师范班朱哲冉率先提出疑惑。“两个?或者三个?”快速查阅资料后,小组成员们惊奇地发现,占地面积3000多亩的校园里竟然建有“古钱币博物馆”“历史文物博物馆”等七个实体场馆和一个线上展馆。感慨之余,大家意识到,大学校园里的博物馆像是“养在深闺”——社会知名度不高,即便是校园里的大学生们,恐怕也了解有限。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博物馆应有的教育功能是否得到发挥了呢?
带着思考,小组成员马上进行了“云实践”“云探访”,通过网络搜集上海六十余座高校博物馆的基本信息;电话访谈部分博物馆工作人员,进一步核实馆藏、运营、服务等方面情况。通过面向上海市15所高校学生发放《上海市高校博物馆使用情况及使用意愿调研》问卷,小组成员发现:高校博物馆因其藏品的丰富性、稀缺性以及所依托学科的专业性,称得上是“校园里的宝藏”;但是大学生对高校博物馆的认知度低,参观率少,高校博物馆的育人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跨学科组队,共探育人资源
高校博物馆作为“高校”与“博物馆”碰撞融合的产物,在育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有成员提议系统性挖掘高校博物馆育人资源,帮助高校博物馆走出“深闺”。
但这一想法在落实时遇到了困难。原来,上海高校博物馆的主题非常丰富,除历史外,还有生命科学、医学、海洋科学、艺术、体育等等,且部分博物馆专业性较强,这让三位历史系的同学有些无所适从。怎么办呢?他们决定,召集其他专业的博物馆爱好者“入伙”。很快,来自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数学、生物学与地理科学专业的六名师范生加入进来,一支集齐语、数、生、政、史、地六个专业九名同学的实践队伍集结完成。
新的成员为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来自18级生物学师范班的林榕煜同学曾经做过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的志愿者。她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说道:“团队组织的参观活动常常会有志愿者引导和讲解,师生可以更直接、深入地了解藏品。相较之下,个人参观往往缺乏这样的条件。”来自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汪佳妮同学认为:“一部分高校博物馆中同时蕴含着丰富的‘四史’教育资源。可以将展陈藏品作为载体,通过小故事的形式讲述历史经验里的初心和使命,后从历史角度出发反观当下,让高校博物馆里的‘四史’活起来。”
经过多次集中讨论,小组成员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认知特点和参观需求设计不同的延伸内容;从学科教育、“四史”教育等不同角度挖掘高校博物馆馆藏背后的教育资源,让参观博物馆不再“走马观花”,而是带着问题和思考,丰富参观体验、增进参观意义。
“好的教育从来不局限于课堂和课本,好的教师应该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积极挖掘高校博物馆育人资源的背后,是同学们对新时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思考。”孟宪承书院团委书记成一川是项目指导老师,他见证了这批学生从“想法”到“实践”再到“成果”的付出和蜕变。“用专业所长探究一个细小的社会资源,用师范素养提供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就是社会实践的魅力,更是未来教师的思考与担当。”
知行合一,改稿十余终成篇
编写高校博物馆资源导览手册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甄选适合参观的博物馆,设计不同的参观导览,挖掘多角度的教育资源,采用适宜的话语风格。从学段如何划分,到题目如何设置;从目录如何编排,到“四史”故事如何讲述……九万多字的导览手册背后是小组成员们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与修改。看到精心编写的三本《沪上高校博物馆资源导览》手册装订成册,小组成员们喜悦溢于言表。
最终设计成稿的导览手册分为义务教育版、高中版和大众版三个分册。义务教育版以知识拓展、价值观塑造为主要目标,结合馆藏特色设计探索任务,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高中版主要对接新课标、接轨高考,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以“一馆多学科”的设计思路为每个博物馆设计了相应的研学内容;大众版则主要提供各高校博物馆的参观信息和特色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