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今年将基本建成,“十四五”如何迈上新台阶?

2020年10月23日11:33  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访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今年将基本建成,“十四五”如何迈上新台阶?

  摘要:“十四五”开局在即,怎样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如何以金融文化助力金融发展?

  2020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十四五”开局在即,怎样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如何以金融文化助力金融发展?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金融文化促进中心理事长、上海爱建集团党委书记范永进,上海金融文化促进中心常务副理事长、资深出版人沈惠民

  开发开放的“点睛之笔”

  记者: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回顾历史,当时为何会喊出“金融先行”的口号?

  范永进:“金融先行,贸易兴市,基础铺路,东西联动”,是当年浦东开发开放的一个重大战略。

  浦东开发开放具有建设规模大、产业层次高、资金需求多以及筹资时间急等特点。在短时间内筹集到足够的建设资金,是浦东开发开放顺利起步的关键。今年还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30周年,上交所的筹建就与解决开发建设资金不足有着密切关系。

  那时,我在由时任市长朱镕基亲自兼任主任的市外资委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接浦东,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如何利用金融渠道扩大引进外资等。

  针对浦东“金融先行”的做法,小平同志说过一段很精辟的话:“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

  由此,注重发挥金融的创新引领作用,可以说是浦东开发开放的“点睛之笔”,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更好服务全国发展、更好链接国际市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上海金融文化促进中心举行理事会专题扩大会议,讨论“金融与实体经济进一步结合、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等课题

  记者: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号角,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走过了怎样的一段发展历程?

  范永进:金融中心是市场、机构、人才、服务的集散地,需要具备和发挥产品定价、资金结算、风险管理、市场信息、金融创新等功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就是在跨越一个个重要节点的过程中不断进化、成熟的。

  第一个节点是1990年,上海正式确立“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发展目标,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基础建设阶段。

  第二个节点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金融竞争的发展趋势,从现代化发展全局高度制定的国家战略。

  第三个节点是进入新世纪,明确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三步走”战略:五年打基础,十年建框架,二十年基本完成。当时,我调往刚成立的市金融办任职,有幸直接见证和参与了这一历史进展。

  第四个节点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务院适时提出: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回望这段波澜壮阔的建设历程,一个深切感触是:它不仅提高了上海乃至全国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效率,而且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

  记者:金融文化在其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范永进:文化是金融之魂。记得当初在讨论金融中心建设的时候,有同志担心:如果有失误,金融中心就会变成一个风险中心。实际上,金融风险有很多种,道德风险是其中的一种。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一旦蔚然成风,就能在制度管不到的地方有效发挥“管人”的作用。

  往大的方面看,金融文化对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完善金融服务、保障金融安全、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对外开放与合作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沈惠民:有感于金融文化的时代价值,上海金融文化促进中心多年来坚持“分享人生、回报社会,留下足迹、记录历史,培育新人、传承事业”的理念,致力于抢救相关史料、传播金融文化等,着力讲好上海乃至中国的金融故事。

  比如,2009年编写出版的《见证中国股市》,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记录、反映中国证券市场的变迁与发展进程;出版“金融文化丛书”,关注资本市场发展、企业制度演变、民营经济及企业家精神等课题;与市委党史研究室合作,对证券市场早年亲历者做好口述历史工作,相关著作将在年内出版。

  ◆上海金融文化促进中心编辑出版的部分书刊

  “金融+文化”的化学集成

  记者:在已有基础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如何进一步提升能级?

  范永进: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事关全局的国家战略,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抓手。下一步,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既要积极借鉴纽约、伦敦等先进经验,也应充分发挥我们自身的特点与优势。

  一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如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注册制改革是一项基础性改革,可以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开放。这主要体现在对全球资源的配置上,如是否有境外企业来上市、境外投资人能够多大程度和多大便利地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等。

  此外,如何更积极地运用金融科技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特别是提高服务能级与效率,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沈惠民:金融业是一个“直接与钱财打交道”的行业,容易受到各种诱惑。在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中,尤为需要文化的滋养和熏陶,需要精神领悟与思想品位,需要融合与创新。

  我们多次举办过相关论坛,研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文化。达成的一个共识是:金融文化不是简单的“金融+文化”,而是金融元素和文化元素的化学集成、基因组合,是金融生态系统的内在气质与外在形象的有机融合。

  新时代的金融文化建设,需要更多关注社会需要,引领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发展。同时,要注重引导、激励以及监督、约束,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由“形似”达至“神似”。

  记者: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金融文化传统,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启发?

  沈惠民:相对于资金、技术、法规等“金融物”,金融文化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更多的是“金融人”。比如,面对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投资理财的情况,可以开展更多的金融知识普及与文化讲座,加强诚信建设。

  在这方面,中国自先秦时期以来积淀了丰富的传统,如推崇诚信义利,强调严格审慎,奉行以人为本,要求不囿于传统等,都值得认真总结与推广。

  范永进:基于传承优良传统与发展现代金融文化,新时代有必要进一步倡导信用与效益并重、德治与法治并重、合作与竞争并重、稳健与创新并重的金融文化。

  一个重点是注重合规文化建设。防范和控制风险是金融业的永恒主题。依法经营、合规操作,不仅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对员工最大的保护。

  另一个重点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要不断提升对金融文化本质的认识和把握,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确保“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双轮驱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此外,要注重发挥海派文化的引领作用。上海是中国近代以来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经济中心。有人总结说,浙商精神是“守志笃行、诚信为怀、开天掘地、有容乃大”,苏商精神是“厚德、崇文、实业、创新”,而沪商精神最鲜明的特质是“敢为人先”,这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中、在金融文化的构建完善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走到今天,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海派特点的道路。对此,我们不仅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同样要具备文化自信。从这个角度来说,金融文化的凝练、传播、弘扬,不仅在于强健国际金融中心之体魄,更重要的是以文化滋养其灵魂。

(题图来源:新华社 文内图:采访对象提供)

(责编:严远、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