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这个镇298户居民选房背后有故事

2020年10月21日19:40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门口就是新城公园,走几步就是万达,金山医院也在附近,房与房之间的距离就是在家也可以晒太阳那种,这样的小区环境实在太好了……”近日,一则《选房!金山298户居民陆续为新家选了好位置》的微信平台发布后,引来数万网友围观点赞。而拿到海皓馨园二期安置房源的金山区山阳镇的298户居民,更是面带笑容。

据了解,海皓馨园二期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3万平方米,共652套,是金山区山阳镇的动迁安置基地。这次主要安置国道、老街改造等9个动迁项目的298户居民。更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向阳村“十楼十底”和新江村4组18户历史遗留问题的农户也其中。

10月19日上午,72岁的向阳村5组村民周金忠和宅上其他7户邻居一样,高兴地在“选房确认单”上签字确认。他家6口人,安置面积270平方米,共拿了大户型、中户型和小户型3套房。周金忠笑着说:“真想不到,我家分到3套新房,儿子、女儿,我和老伴都可单独住,这里的地段又这么好,真是越想越高兴!”

原来,两年前,周金忠一家还和邻居们住在“十楼十底”老房里。该老屋建造于1969年,由于房屋年代久远、结构陈旧,房屋多处出现墙砖脱落、楼板爆裂、大梁钢筋裸露、墙壁裂缝脱落等情况,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特别是每年夏天一遇到台风,“十楼十底”村民终是疏散安置对象。多年来,村民上访不断,要求提前对危房动迁,但因其并不在动迁范围,在政策支撑、资金保障等方面都存在难题而一直悬而未决。

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面对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疑难杂症”,2016年年底,山阳镇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进一步针对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梳理汇总,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做到“新官敢理旧账”“会理旧账”。山阳镇党委、镇政府先后推出了“大接访”“大约访”等一系列新举措、新办法,着力集中解决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向阳村5组的“十楼十底”联体房信访问题就是当时突出的问题之一。山阳镇成立工作专班,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并委托专业公司开展风险评估,经专业部门认定该房屋属D级风险。最终科学决策,确定“十楼十底”提前动迁具体方案和操作口径。

在这次动迁安置房安置中,与“十楼十底”信访矛盾类似的,还有山阳镇新江村四组18户村民拖了20多年的动迁得到安置。原来,这个宅基上的村民,早在1996年,就和动迁单位签过动迁协议书。但由于项目搁起,村民们的动迁事宜也一拖再拖。20多年风雨,房子老化破损日趋严重。为此,村民曾多次向村干部和信访部门反映情况,但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成了名副其实的历史遗留问题。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问题一时难解决,现在我们不仅要敢于‘理旧账’,更要拿出真金白银‘还旧账’,把历史遗留难题管到底、逐步解决好。”山阳镇党委书记孙引良面对村民的诉求掷地有声。新江村4组村民朱雪英至今还记得她向孙书记反映情况时孙书记当场表态的场景。

让朱雪英们意外的是,山阳镇党委、政府动了真格,下了狠心啃下这块“硬骨头”。工作专班很快深入宅基,多次实地调查,几番研究论证,制定出了专门针对山阳镇新江村4组18户村民补偿安置实施方案,很快启动并完成了签约工作。10月20日上午,朱雪英和邻居们一起,作为海皓馨园二期第七批次的动迁户来到选房点选房。“我拿了一个大套、一个中套,我们都很开心!”朱雪英说。

近年来,山阳镇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解决突出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作为检验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成效,不断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依法按政策处理了历年561户在外过渡户的动迁安置、历年506户剩余安置面积等问题,妥善解决了“十楼十底”连体房动迁问题等一系列疑难问题,达到了“遏止增量、削减存量”的效果。

据统计,3年多来,山阳镇近40件“大接访”遗留矛盾基本得到化解或缓解,有效消灭了重大安全风险,全镇信访量逐年下降,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王文娟、王萍)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