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路322号小洋房变身“电影书店”,影评学会会长带领大家“认认门”

2020年09月20日09:11  来源:上观新闻
 

最近,不少人在小红书上刷到上海一个新的打卡地标——安福路322号院内的洋房一层,Film电影时光书店悄然开启试运营模式。

走进这家书店,你会看到怀旧的光影流淌在墙面上,老式电影放映机伫立走廊镜头。坐在拱券门洞一侧,在书籍与茶香的包围中,一股静谧而美好的氛围弥漫开来。Film电影时光书店目前陈列了600多种与电影相关的图书,包括原著小说、影人传记、影评影事、电影技术权威书籍,名人书房内还有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专家学者精选推荐的书目。

9月18日,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在电影时光书店举办评论沙龙,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朱枫笑道,选这个地方举办活动,是想带大家“认认门”,“主题书店不光是电影评论学会合作策划的成果,也是未来学会活动的基地”。据悉,电影时光书店不久后将正式开业。

上海需要一间电影书店

Film电影时光书店位于一栋醒目的西班牙风格洋房之中,这栋历史保护建筑见证了上海电影事业的诸多足迹。它曾为上海永乐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上海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使用。Film电影时光书店的诞生,传承这栋建筑的历史记忆,给热爱电影的市民提供一个特别的场所。

打造一个电影网红书店,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座小院子里放映过露天电影,有时会有电影学者、专家来做直播、讲座等。周边人文氛围浓厚,隔壁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巴金、孙道临、赵丹、贺绿汀等名人故居散布周围,院子里也不乏网红餐饮店。“可能每个读书人在某个时期都有开书店的梦,如今上海有专业的戏剧书店、诗歌书店等,但专业电影书店还是比较稀缺的。”朱枫介绍,这间书店不仅能供人阅读休闲,还承担了开展电影活动的功能,将来会有很多电影评论家、电影主创人员来这里举办电影艺术讲座和交流。

把一座历史保护建筑改建成书店,永乐公司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成本。“上海的都市现代化程度越高,融合度越高,对各个系类专业性划分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朱枫发现,这座城市里有许多大型书店,各种品种的书都有,但有时踏进去会有一种茫然:都是好书,不知道挑哪本好。“如果你是一个电影爱好者,在大书店里挑电影相关书籍,可能会觉得品种不全、专业介绍和指导性不够。在这间书店,电影评论学会对如何进书给予专业指导和建议,也会想办法引导读者选书。”

书店正式开业时,打算聘请影评人毛尖和导演郑大圣做特聘店长,朱枫担任名誉“掌柜”。他把这里比作一个电影活动的茶馆,“我会当好王利发,希望喜欢电影的读者能在这里喝喝茶,喝喝咖啡,看看书,享受休闲的感觉。属于电影爱好者的Film电影时光书店,愿为大家提供一个与光影相伴的好地方。”

思考后疫情时代电影行业发展

作为上海电影评论学会首个在电影时光书店举办的评论沙龙,活动探讨疫情给电影行业带来的影响,总结电影创作和市场在防控常态化中的应变应对、创新创造。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赵建中认为,自《囧妈》转网以来,院线电影网上播放目前似已成为全球化趋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电影放映线上线下的互动与互补将成为新常态。对于实体影院来说,通过技术手段优化观影体验,把观众留在实体影院,是后疫情时期提振市场的有效手段。IMAX朝着“大片化”方向发展也许是一种趋势。交大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李建强也认为,正如导演李安强调疫情导致电影革命性变革的时代提前到来,我们需要制作更具电影美感、更具现代工业属性、更具新鲜视听体验的电影。他同时赞同是枝裕和所说的“电影是一种发现”,“在后疫情的当下,文化工业蓄势待发、传播平台愈益多元、艺术竞争空前激烈。怎样做到有所发现,不仅是单部作品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也是整个电影产业登高行远的必然路径。”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一级电影编剧张琪注意到,后疫情时代,社会格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心理学中的逃避和代偿原则,美化强调情感的“甜宠”类内容也许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影视情感主旋律。“创作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用电影手段表现新的冲突,也要思考如何顺应这个时代的心理要求,安抚观众敏感的心。”

作家简平认为,新的创作形势要求创作者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敏锐发掘寄托大众情感的标志物和“日用而不觉”的价值理念,用娓娓道来的家常故事唤起人们的情感认同,用温暖明亮的现实主义剧作照亮人们的内心世界,潜移默化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

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杨晓林认为,后疫情时代的电影观念会更多元化,真正反映草根生活、接地气的小投资电影将花开满树,以喜中蕴悲的黑色幽默表现手法、繁复的网状叙事结构、不落窠臼的叙事技巧,成为中国电影又一亮点。

疫情也让电影网络教育成长空间剧增,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电影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春发现,一部电影拉片在网上收费竟能超过2000元,主要受众除了艺考生、影视专业在校生等,还包括短视频自媒体创作者。“伴随着影视制作门槛的降低、传播的普及,以及电影产业升级长期以来的专业人才缺乏,电影人才缺口越来越突出。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利用和规范网络平台扩大电影教育受众,落实产学研一体化,不仅是目前开设影视专业的高校亟需重视的问题,也需要得到整个产业的关注。”

(责编:龚莎、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