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6年以来,定海地区经历过每小时降雨近90毫米的暴雨侵袭,未有明显积水情况发生。
从早上七时半开始,钱宝祥的小电瓶车就一直穿行在暴雨中。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已经换了第三套。雨势越大,巡查的工作越是不能停。
今天上午,上海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而钱宝祥所在的杨浦区定海路街道,过去一直是上海的积水重灾区。由于地势低洼,定海的居民一到雨天就“看海”。每一次暴雨来袭,对于居民和社区工作者来说都是一场硬仗。
“抢险小分队”冒着暴雨为居民家排水。
连床都漂在水上
共青路119弄,位于上海市内唯一的封闭式内陆岛复兴岛上。岛上分布着成片老公房住宅,有的为工厂改建,有的是居民自己搭建,大多是二级以下旧里。“这里的房子没有物业,一旦遇上积水等难题,全靠街道和居委会托管。”居民说。
张荣康在119弄生活了57年。他家的老房原来是一座修车厂的厂房,砖木结构的老房子正对着院子,门前有三级水泥楼梯,他还特意在房门前搭了10厘米高的木门槛,就是为了防止雨水倒灌。
居民在清理家中积水。
暴雨中,雨水哗哗地灌进院门,越过三级楼梯,很快就漫进一楼的居民家中。“小区门外的共青路地势高,我们的院子地势低,造成雨水倒灌。”用脸盆接,用瓢子舀,前几年一下暴雨,家家户户在门口“打水仗”成为弄堂一景。“那时候,水位漫到膝盖以上,连床都漂在水面上。”
两位居民告诉记者,以往暴雨一下,雨水要淹没到她们所坐的位置。
风雨中的抢险小分队
今天早上九时多,暴雨开始肆虐,看着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窗玻璃上,张荣康十分焦虑。这时,街道社管办工作人员钱宝祥的电瓶车从风雨里开过来。“张师傅,家里积水严重吗?”“目前水已经到脚踝了。”
查看现场积水情况以后,两人的抢险小分队开始熟练地忙活起来。冒着大雨掀开窨井盖,清理堵塞物,把水泵搬下车,排管,开泵,积水便顺着水管排到马路上。十分钟后,院子里的水位慢慢下降。
排管抽水。
小泵100多斤,每辆电瓶车配一个,大泵500多斤,要四个人才能搬得动。每到汛期,定海路街道社管办就会启动巡查机制,30名工作人员组成两人的“电瓶车分队”和四人的“卡车分队”,每天不间断地奔走在定海60多个积水严重点位。
清理堵塞的窨井,几位居民走出家门为冒雨排水的工作人员撑伞。
第一步巡查,第二步定点发现,第三步居委会上门排查,哪一户居民家中有积水,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解决。“119弄积水主要原因是下水道管径小,一旦树叶和垃圾堵塞了,水就排不掉。”钱宝祥说,“前两天刚下过一场大暴雨,小区积水十分严重,街道和居委会对下水道进行了一次彻底疏通,今天水就没有积起来。”
将积水排到马路上。
让“看海”成为历史
居民免受积水之苦,背后还有一个大定海排水系统在发挥作用。
2015年以前,定海地区排水主要依靠定海排水系统,由于排水标准仅有应对“半年一遇”强降雨的能力,加上老旧小区多,低洼地区多,造成定海地区一遇暴雨就内涝。2015年上海一场大暴雨,定海地区受淹居民达8000户。“在排水系统建成以前,我们根本来不及救灾,当时全部人出动排水,又是雨又是汗……”街道社管办工作人员回忆说。
暴雨中的杨树浦路。
2016年,在市、区政府的积极推进下,大定海排水系统提标改造工程完成,大定海泵站正式投入使用,雨天“看海”的状况也逐渐成为历史。杨浦区结合旧区改造和道路规划逐年实施易积水小区排水改造工程、道路积水点改造工程,定海地区排水能力从应对“半年一遇”的强降雨提升到应对“一年一遇”的强降雨,可以抵御每小时50毫米的暴雨。
骑车人冒雨前行。
“自2016年以来,定海地区经历过每小时降雨近90毫米的暴雨侵袭,未有明显积水情况发生。”现任定海路街道主任、时任杨浦区建管委分管水务的副主任刘刃说。今年,大定海与松潘排水系统连通管建成后,定海地区杨树浦路沿线排水能力将提升到“三年一遇”,抗内涝能力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