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70周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国人民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一路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岁月都留下了动人的历史印记,每座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网策划推出“跨越70年·中国的故事”系列报道,记者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记录下各地70年间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展现国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图景,在生动的历史变迁中感受新中国奋进的磅礴力量。
有人结绳记事,魏根生师傅则是在云端“钓”楼计时:
建百联世茂大厦,333米,38个月;建环球金融中心,492米,40个月;建上海中心大厦,632米,3年多……
魏根生是上海建工集团塔吊师傅,这些年里始终工作在“云端”。他还把相机带上云端,拍出了史无前例的“云图”,以一个堪称绝唱的角度,记录了浦东建设中的那些楼、那些人、那些事。
上世纪90年代从金茂大厦俯瞰陆家嘴地区(魏根生 摄)
1998年建金茂大厦时,他用傻瓜相机拍了这张 “一览众山小”的图片,心里感叹:真高!
今天再看,那时年幼的东方明珠一枝独秀,浦江两岸高楼稀疏。然而,在邓小平“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叮咛中,浦东一飞冲天,已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奇迹。
你只知“一张床”和“一间房” 你可知“浦东人造了半个上海城”
你知道吗?1958年以前,中国的行政版图上是没有“浦东”二字的。
你知道吗?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浦东部分土地隶属于江苏省。
你知道吗?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处处都留下了浦东人的聪明才智和辛劳汗水。
你知道吗?今天的浦东在一分钟时间里,国产大飞机C919飞行5000米,一个束团电子旋转超4000万周,“墨子号”产生4.8亿纠缠光子对。
……
关于浦东,你知道多少?
“小时候去趟浦东可是件大事!上个世纪80年代,去浦东上南路同学家玩,像郊游一样,一早出门,坐轮渡过江再坐公交车,再跑很多路才到。浦东被我们习惯地当成‘外地’……”上海“土著”、浦西居民老周回忆。
陆家嘴轮渡站(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供图)
很多人听过“浦西一张床”和“浦东一间房”的对比,以此证明浦东开发开放前的偏僻落后,但仔细了解下浦东的历史,又岂是这样一句简单的对比所能概括?
据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地名志》记载,1958年,东郊、东昌2区合并成立浦东县;同年,上海、川沙2县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这时即为上海市的浦东、川沙、上海3县之地。由浦东新区档案馆编著的《浦东简史》一书中也有相关记载:1958年10月,国务院批准上海市撤销东昌区、东郊区,建立浦东县。至此,浦东才第一次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至1961年1月浦东县撤销建制,“浦东”在地图上仅存在了2年多时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93年浦东新区成立前的40多年间,浦东的行政区划处在频繁的变动之中,有关行政辖区、行政建制及政区名称等的变更多达20次以上。1958年,以浦东命名的行政区第一次出现在中国行政版图上,但很快撤销了。1993年1月,浦东新区正式建制,这才有了现在的浦东。
很多人关注浦东,更多的是关注它开发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却很少了解它的过去。谈起上世纪90年代前的浦东,“乡下人”三个字几乎概括了所有。30年前的浦东,果真这么乏善可陈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开发开放前的浦东远比想象中精彩得多。有浦东干部这么形容:浦东就像一坛陈年黄酒,有度数,但不是很烈;有年头,但不是很久;有后劲,但不会瞬间释放。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创新创业、勇立潮头……这些元素,熔铸在浦东人血脉里,永续传承并且不断焕发时代光芒。
近代浦东向来有着“三刀一针”的美誉,即泥刀、菜刀、剪刀和绣花针。这其中,社会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要数“浦东泥刀”。近百年来,“浦东泥刀”为上海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上海外滩,不少经典建筑就出自浦东老一代营造大师之手,因而,社会上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浦东人造了半个上海城”。早在那时,工匠精神已成为浦东人崇尚的职业道德。
不只在上海,新中国成立后,浦东建筑工匠积极响应祖国召唤,奔赴祖国各地,参加了156项重点工程建设。据《川沙县志》记载:上世纪50年代初,有万余建筑工人赴全国各地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在第一汽车制造厂,在东方红拖拉机厂,在鞍山钢铁厂,在兰州、在武汉、在株洲……都留下了浦东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
浦东开发开放开先河 “不拘一格降人才”
曾经,一条黄浦江,隔开两个泾渭分明的世界:夜晚的浦西是璀璨耀眼的“十里洋场”,浦东则是从外滩远眺的“黑漆漆的乡下”。
如今,漫步外滩,再度眺望对岸,看到的却是陆家嘴高楼林立、灯火辉煌。
29年前,当邓小平从这个角度望向浦东时,那里的夜景还是一片黑暗,老人决意打出浦东开发开放的上海“王牌”。
时间来到1990年4月18日。这一天,是一个划时代的新起点,是崭新浦东的新开端。这一天,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
1990年5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正式挂牌。(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供图)
浦东新区党史办公室潘建龙回忆道,15天后的5月3日下午3时,“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的铭牌就挂在了浦东大道141号小木楼的门口。从此,小木楼前车水马龙,人流不息,成为开发开放浦东的前沿指挥部。从此,小木楼连接大江南北,通向五洲四海,中华儿女和外国友人共同在这里探寻发展的机遇。从此,一张张蓝图在这里绘制,一个伟大的事业从这里起步。
10年后,时任浦东开发办公室负责人的沙麟在回忆5月3日下午的情景时写道:“为了‘遮臭’,我们把下层过道用一块门板挡住。朱镕基同志来到办公室,看到这块门板,便问我里面是什么。我说里面是杂物,霉味太重,所以用门板挡一挡。朱镕基推开门板向里看了一眼,指着黑洞洞的过道对我们说,要让来开发办的人看一看,我们浦东开发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开始的。 ”
据1993年1月2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报道 :上海浦东新区向国内外人才敞开大门,这次浦东新区将向全国招聘领导机构工作人员共40名,其中局职2名,处职8名。新区人事部门明确规定,应考人才可不受省市区域限制;不受原身份编制的限制;不受原职务高低的限制。这种开放度比较大的择用人才办法,在上海还是第一次采用。“我们希望人才滚滚而来,但绝不是盲目而来。”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在报名现场说,“开发开放浦东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跨世纪工程,需要大量各门类的优秀人才。尽管上海人才济济,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仍显不足。我们欢迎各兄弟省市的人才、海外留学生能为开发浦东添砖加瓦。”
原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高宏就是这次通过打破地域、身份、部门、行业、学历等限制,从安徽省蚌埠市应聘到浦东工作的。他说,“浦东很多干部都有像我这样的‘杂交优势’。”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浦东开发这个伟大的事业贡献毕生精力。在浦东开发开放的“八百壮士”中流行的普通话,成为浦东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一个象征。
潘建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也有幸遇见过闯荡上海浦东的弄潮儿。1993年年末,一位女士急匆匆地叩开了位于浦东大道西端的办公室大门,进门就问“你们单位要不要人?”从外表看,她已年近40,自我介绍来自西部历史名城西安,以前从事财会职业。“我十分钦佩这位女士的勇气,在这样的年龄居然还单枪匹马闯荡浦东。至今我不知道她的姓名,不知道她后来的发展,但是相信凭着她的自信和勇气,这块土地一定会欢迎她,留有她的位置。”
从“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 浦东凤凰涅槃
1995年6月28日,银都大厦落成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迁入典礼举行,时任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的赵启正,向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毛应梁赠送了一只活蹦乱跳的可爱小白羊。赵启正说,上海金融业的“领头羊”从黄浦江西岸迁入黄浦江东岸的陆家嘴,是浦东金融功能启动的标志。
时隔四个月后的10月28日,日本富士银行上海分行在银都大厦二楼挂牌开业,成为浦东金融史上第一家外资银行。此时,赵启正赠送红木雕刻“奔马”一尊,意喻外资银行富士的“一马当先”,必将引来“万马奔腾”之势。
拍摄这组图片的摄影师姚建良,是陆家嘴集团的退休员工,有心的他,曾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陆家嘴地区的惊天变化。窄巷中窥见的东方明珠,是浦东开发最早“吹响”的号角。(姚建良 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今日站在上海中心之巅环顾四周,环球、金茂、汇丰、招商……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从“领头羊”到“一马当先”,再到“万马奔腾”,浦东陆家嘴已然成为金融中心。
在浦东,和陆家嘴一样,被开发开放“点亮”的,还有张江、金桥、外高桥、临港、世博园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就在陆家嘴建设之时,第一个出口加工区——金桥出口加工区,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奠定了浦东外向型经济的底色。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浦东宣布成立,这个面积仅28.78平方公里的地方,布下了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着先手棋: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制度创新倒逼深化改革的重要试验田,平静开犁。
随后,第一份投资管理领域的负面清单在上海自贸区问世;而这份负面清单的逐渐变短——2013版190项,2014版139项,2015版122项,2017版95项——令浦东干部感叹,“负面清单,收了政府的权,活了国家和企业的水”。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区管委会 供图)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负重托和厚望,密切配合、攻坚克难,紧抓制度创新这个核心,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工作取得多方面重大进展,一批重要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总体上实现了初衷。”
高楼万丈平地起,只是醒目的表象。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开发开放浦东,更深刻的意义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义,在于发扬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精神,在于发挥排头兵、试验田的作用。
29年,浦东凤凰涅槃,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在浦江东岸崛起。以占全市1/5的面积、1/4的人口,贡献了1/3的经济总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继续打好这张“王牌” 浦东站在新起点再启程
“2018年,浦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迈上了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突破整数关口,其中,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超过1万亿元!”2019年1月9日,浦东新区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浦东实力官宣,加入“万亿元俱乐部”!
5月31日,上海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专题研究浦东新区工作。会议指出,开发开放浦东是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跨世纪的国家战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浦东开发开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浦东开发开放是全市的大事,要凝聚起支持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强大合力。各部门、各区要切实把支持浦东改革发展作为自己的事,进一步关心浦东、帮助浦东、发展浦东。市级部门向浦东放权要放充分、放到位,在市级权限内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和赋权,推动浦东更好发挥排头兵和试验田的作用。
一鼓作气,马不停蹄!
第二天,也就是6月1日上午,浦东即召开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传达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强调,要深刻认识到,这是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冲锋号”,是浦东高质量发展的“宣言书”,是浦东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路线图”。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全力实现浦东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
一声令下,万马齐奔!
步出会场,浦东的干部们更显意气风发。“浦东就像一辆‘复兴号’高铁列车,奔驰在追梦路上。”浦东新区高行镇党委书记张文军这样形容。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不久的张文军便放弃了北京市委的工作,投身到浦东开发开放的大潮中。20多年里,他见证了浦东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今,站在新的起点,张文军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唯有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做到一心为民、创新创优、勇当标杆、敢为闯将,努力当好新时代浦东精神的担当者和实践者。
同样是初夏时节,同样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29年前与29年后的情景何其相似!29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浦东自此成为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29年后,上海市委要求继续打好这张“王牌”,全力支持浦东大胆试大胆闯,奋力掀起浦东新一轮发展热潮。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朱泉春摄)
2019年8月6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公布,从“新片区参照经济特区管理”,到“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再到“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五大自由”,以及多项具体的突破性政策,方案释放的改革信号,引发了上海扩大开放的又一次热潮。
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浦东,曾在中国改革史上书写下一个又一个“第一”的浦东,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再次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回看浦东过往,是一个从偏远乡下到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我们有理由相信,如今高位起跳的浦东,最美的风景,就在下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