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宇

实现了“鱼缸梦”,他又立下一个“小目标”

有的人梦想长大后成为宇航员,有的人希望能力比肩比尔盖茨,可年幼时的袁振宇并没有多少宏伟壮志,他说,自己的梦想很小,小到现在看来甚至有些可笑。他从小的梦想是拥有一份说得过去的工作,赚钱后给自己买一个大鱼缸。
  袁振宇的这个梦想很快就实现了。一路“随大流”的他不知不觉竟然读到了上海交大博士,专业是集成电路和芯片研究方向。拿到第一个月工资,袁振宇先给自己买了一个大鱼缸,儿时的梦想就这么实现了。
  俗话说,志当存高远。但袁振宇觉得,目标小也有小的好处,梦想容易实现,生活中的焦虑和欲望就不会太多,人也自然温润平和了。袁振宇这种沉得下来的心态,很适合做技术。【详细】

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

布局“芯”赛道,培育“新赛手”

加快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突破“卡脖子”难关……肩负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弯道超车的重任,2018年11月28日,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在张江成立。
  筹备之初,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由管理层挂帅,成立了专项工作组,涵盖多方面人才,共同推进园区建设。历经4年打磨,这一团队斩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称号。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集设园的设计初衷并不满足于停留在“园”的概念上。如何变“园”为“城”,以“城”留人?【详细】

曹颖豪华网约车创新管理工作室

这样的“专车司机”如何炼成?

身着笔挺的西装,举手投足间尽显绅士风范,每天开着动辄上百万的车,拿着丰厚的年薪……这些标签,都为这一司务群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究竟这些“专车司机”如何炼成?他们需要符合哪些条件?或许,从刚刚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的丛达汽车租赁(上海)有限公司曹颖豪华网约车创新管理工作室那里可以找到答案。
  走进曹颖豪华网约车创新管理工作室,带头人曹颖会异常骄傲地告诉你,目前在上海的豪华网约车行业,够得上标准的司务人员只有600余人,而这为数不多的群体多来自这里。曹颖的骄傲并非毫无来由,在她的工作室里,总计160名司务中,有不少是十分稀有的五星、六星司务。【详细】

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支队四中队

筑牢药械安全警戒线,守好公众健康防护网

外人眼里,这支团队“高冷”又“专业”。“我们不是高冷,实在是所从事的工作专业性比较强,大家过于专注,似乎就显得有点儿高冷了。”采访中,针对这个问题,中队长沈娴忍不住笑言。
  沈娴所在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支队四中队,主要负责浦东辖区内的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专业领域的执法监管,办理了不少大案要案。今年,这个团队更是荣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你是刷白迷吗?你是战痘族吗?你是抗衰先锋吗?为了攀上颜值巅峰,是否经常去做美容项目……”前段时间,上海市药监局推出的这则《美容避坑小贴士》动画就出自四中队三名“90后”姑娘之手。【详细】

徐祎春

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她是分子检测探索者

十年磨一剑。她用十年时间,实现了从学生向技术负责人的蜕变,并培育出了一支年轻有为的超强研发团队,新冠疫情突发时,她带领团队率先研制出飞克级别的新冠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检测试剂盒。
  她,是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研发平台部总监,是一名85后姑娘,也是一名“上海工匠”,2022年更是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她,就是徐祎春。
  “爷爷是医生,外公是医生,姨妈是医生,姑妈也是医生。”采访中,徐祎春笑言,自己的骨子里是传承着医学DNA的。【详细】

中科新松有限公司智能机器人软件算法部

这支团队何以“机”智过人?

这支16人的团队,带头人叫李法设,是一名90后小伙子,团队成员平均年龄29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达75%。自2015年团队成立以来,他们研发的产品创造多个“行业第一”:国内首个七轴智能机器人、国内首个双臂智能机器人、国内首个智能复合机器人……
  这个团队就是中科新松有限公司智能机器人软件算法部,从自主核心技术的研发到智能机器人产品终端,他们攻克了无数技术难题,创造了多个行业奇迹,2022年更是捧回了“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的荣誉。
  2015年,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七轴协作机器人在中科新松诞生,标志着中国协作机器人进入国际竞争赛道。【详细】

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从兰州到北京、再到上海,换电必定能走得更远!

从兰州起步,转战北京,到定居上海,这条路,张建平用了二十二年时间。从最初被人认为的“疯狂举动”,到北京奥运“一战成名”,再到如今带领企业成为全球换电模式的开创与引领者,张建平在“换电”这条路上始终如一坚持着。
  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金砖峰会、G20峰会、冬奥会等国际重大赛事和会议中,都有他们的身影。2022年,张建平创立的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
  对换电事业感兴趣,始于2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当时,张建平与朋友一起聊到环境污染越来越厉害,新能源产业应该大有可为。聊完后,一个想法在张建平的心里扎根、萌芽。【详细】

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30年,田园农舍里“长”出现代化开发区

30年前,这里是浦东近郊的一片农田,没有柏油马路,没有高楼大厦,没有人声鼎沸。当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向这片土地的时候,农田不见了,村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正在崛起的现代化开发区。
  作为金桥区域开发拓荒者、转型发展引领者,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自1992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深耕金桥、走向市场,为浦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贡献力量。
  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号角,三十年前,金桥出发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承载着金桥人的梦想,迈开了架“桥”的征程。【详细】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构建“家”文化,打造幸福企业

近日,一块“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的铭牌,送到了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是由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多部门联合评选而出,华勤技术是浦东新区2022年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华勤技术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全球智能硬件平台型企业,坚持行业优势地位、技术创新、社会责任表率为梦想,赢得了亿万消费者的信任。并先后获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21中国年度最佳雇主”等荣誉称号。
  打造幸福企业,是华勤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传递温暖亦是一以贯之的企业文化。为了增进员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增强企业凝聚力,华勤自2011年起,就成立了“员工关爱基金”。【详细】

上海清美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25年,他们稳稳托起“舌尖上的幸福”

从初创时期的6个人,一辆黄鱼车起步,到如今为长三角2000多万人提供鲜食消费,成就1000多个年收入30万的家庭,带动5000多个农民实现就业。25年来,清美集团关注民生、服务民众,稳稳托起“舌尖上的幸福”。
  上海清美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从单一豆制品出发,逐渐发展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综合性食品集团,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文明单位,并于2022年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
  想必,家门口的清美鲜家门店,你一定不会陌生。从2021年开始,一家家线上线下融合菜店出现在申城的大街小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