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建功引领区 奋进新征程

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她是“分子检测”探索者

2023年01月03日11:58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十年磨一剑。她用十年时间,实现了从学生向技术负责人的蜕变,并培育出了一支年轻有为的超强研发团队,新冠疫情突发时,她带领团队率先研制出飞克级别的新冠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检测试剂盒。

她,是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研发平台部总监,是一名85后姑娘,也是一名“上海工匠”,2022年更是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她,就是徐祎春。

“我的骨子里是传承着医学DNA的”

“爷爷是医生,外公是医生,姨妈是医生,姑妈也是医生。”采访中,徐祎春笑言,自己的骨子里是传承着医学DNA的。

2003年,徐祎春高考前夕,正值非典来袭。“我是住校生,为了保证大家顺利参加高考,我们被封在学校半年。”填报志愿,徐祎春毫无悬念地选择了医学专业,被上海中医药大学录取,后又被保送至华东理工大学攻读硕士,乃至后来的博士,徐祎春始终在医学专业坚持着。

2010年毕业后,徐祎春进入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之后成家,爱人是医生,婆婆也是医生。“儿子才上小学,就对生物医学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这大概就是传承吧!”

2015年,徐祎春从服务部门转战研发部门,她在实验室经常一待好几天。“毕竟五年没有碰过研发工作了,转岗最初那两年感觉做了很多事,但是走得很艰难。现在回头看看,很感激当初的坚持。”

一场新冠疫情,为大众科普了什么是基因检测。徐祎春说,基因检测可以预见疾病的发病风险,用于疾病的诊断、监控以及个体精准化的用药。“十年,我就做了基因检测这一件事,投身基因检测的每一个环节,见证了基因检测行业的兴起到高速发展。”

“姐姐,我长大后要成为你!”

在贵州遵义赤水,有一所两河口学校,这里有个小姑娘,一直是徐祎春的牵挂。

2016年一个夏末初秋的上午,雨淅沥淅沥下个不停,历经九曲十八弯,徐祎春和她的同事终于抵达了这所大山里的学校,他们给孩子们带来了教学电脑、打印机、各种书籍。

“姐姐,请喝茶。”徐祎春闻声抬头,一个头发自然卷的长发小姑娘站在眼前,眼睛正忽闪忽闪地看着她,“像个小天使一样,就这样降临在了我面前。”

交谈中,徐祎春得知,小姑娘在家排行老二,姐姐已经辍学外出打工,帮家里供养她和弟弟读书。“小姑娘没有继续往下说,但眼中流露出一丝忧虑。我知道,对于一个大山里的家庭来说,如果家里支撑不起,她将来很可能重复姐姐的路,用自己的青春去肩负起家庭的重担,供弟弟读书。”

接下来的捐助仪式上,小姑娘在大家的掌声中接过了优等生的助学金,笑得阳光灿烂。“我特别希望这个画面就此定格,她可以一直笑着,没有忧虑,直至完成自己的学业,踏进社会。”

徐祎春就这样与小姑娘结下了这段缘分。在徐祎春的资助下,去年夏天,好消息传来,小姑娘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她告诉徐祎春:“姐姐,我长大后要成为你,成为一名医学工作者,守护大家的健康。”

徐祎春说:“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传承的力量。”

“希望工匠精神能一直传承下去”

传承,不光是徐祎春和她的儿子,也不止是她资助的小姑娘,更有徐祎春带出来的这支优秀团队。

“最初,我们这支团队只有三四个人,但是一路走来,不仅没有一人离开,团队还扩大到了14人。”对此,徐祎春满满的自豪。

徐祎春所在的研发平台部14位成员,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达70%,党员近半数,还有2名青年员工已递交入党申请书。90后是团队的主力军,达60%以上。经过一场大上海保卫战的洗礼,这支年轻的团队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2022年3月,上海面临空前严峻复杂的新冠疫情挑战,徐祎春带队第一时间进驻(公司)中心的第三方临检所,很长一段时间负责支援被称作“风暴眼”所在的北蔡地区核酸检验工作。每次进入负压实验室,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单日一轮白班工作经常需要持续12小时左右,只为第一时间完成样本检测。

“不敢说毫不畏惧,我们团队负责的是北蔡地区的核酸检测,送检的核酸采样管,有的没拧好,有的泄漏了,我和我的小伙伴都在样本处理区工作,风险还是蛮高的。”但徐祎春除了团队带头人的身份,还是党支部书记,“我必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好我们的小伙伴,最终我们团队做到了零感染,出报告的速度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好评。”

且来看看,这支平均年龄31岁的团队荣获上海市国资委系统青年文明号,浦东新区文明班组,团队成员曾获得上海市“超级博士后”,上海市浦东职工科技创新工人发明家,科创集团“十大学习之星”,同时“师带徒”助力新员工进入了“张江药谷杯”实验技能大赛决赛。

徐祎春团队的“全家福”

“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成员之间就跟家人一样,非常融洽,每年都会拍一张全家福。”谈到团队,徐祎春笑得很欣慰,“我自己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我也看到了这些年轻人的成长,为他们由衷感到高兴。我是一名‘上海工匠’,我的团队成员有人获得了‘张江工匠’,也有人在申请‘浦东工匠’‘上海工匠’,希望这种工匠精神能一直传承下去。”

“作为一名基层科研工作者,从二十大报告中,我们看到了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看到了国家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决心,这也是我们每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徐祎春表示,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改革需求,特殊时代赋予了特殊使命。自己和自己的团队一定会牢记初心使命,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拼搏奉献,为生物医药行业的进步贡献星星之火。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