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江,30年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生物医药企业。他们根植上海,辐射全球,以自主创新为起点,让一个又一个梦想照进现实。 “我来张江的初心是为实现国产手术机器人的产业化,让患者可以用上普惠、优质的手术机器人产品。”说起张江,上海市微创手术机器人工程中心主任、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何超博士充满激情。 张江,已经是何超心中的第二故乡,“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张江,我认为是‘活力’。” [详细]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创新驱动赋能制造业。如今,在张江,涌现出上海联适、云汉芯城、泰铂(上海)环保科技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在产业链上不断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他们以自主创新为起点,延伸产业链,激活了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 金色麦浪中,一台收割机正将小麦整齐地拦腰切断,神奇的是,驾驶室里并没有人。 作为国内首个农机智能装备行业完全实现进口替代的高新技术企业,七年来,联适导航立足北斗卫星导航,拓展农科行业应用,聚焦农业物联、农机辅助驾驶、无人驾驶核心算法。 [详细]
“数字城市”——听上去“科技范”十足的词语,其实与每个老百姓息息相关。 如上海正大力发展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可以借助数字城市的“东风”,将“触角”延伸到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为老百姓织密“全域安全网”;又如疫情期间投入使用的火眼实验室(气膜版),已经成为科技抗疫“利器”,在全球抗疫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来自张江的易托邦、德拓信息等“数字城市”建设者,正顺应时代的变化,为上海打造“国际数字之都”开启“新航向”。 [详细]
疫情来袭,张江示范区的青年才俊们没有抱怨、没有躲避,有别于一线医务工作者,他们走进实验室,以专业知识和担当精神筑起了共同抗疫的铜墙铁壁。实验室里没有喧嚣,只有仪器发出的滴滴声、他们争分夺秒…… 3月中旬,一款新冠病毒30分钟快速试剂盒获批上市。据悉,这一试剂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将荧光定量PCR反应时长从80-120分钟,缩短到30分钟以内。以往医学检验领域的创新多来自海外巨头,思路迪诊断作为张江本土企业,如何做到? [详细]
眼下,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上海张江的主导产业之一,人工智能向上推动芯片制造、算法升级,向下加速应用落地、产业布局,而张江科学城自身强大的科创生态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张江的人工智能企业,或以AI赋能传统行业,提升传统制造业效率;或致力于边缘侧、端侧芯片的研发,将人工智能前沿从云端推向边缘设备,让AI计算更深入生活;或深耕某一细分领域,提供前瞻性服务……他们如鱼得水,正努力将企业做新做精做专做强,全力做强创新引擎。 [详细]
让新能源系统在张江从零起步,让塑料垃圾在张江重新变废为宝。张弛有度的政策、先进的装备硬件和各种人才软实力的加持,让飞速发展的张江园区成为了一道独特“风景线”。 多方辗转,我们在张江见到这样一批人,他们正在引领绿色低碳新潮流。 “这几年明显感觉到了政府对园区科技企业特别是战略新兴企业的重视。”刘绍军回望这几年公司的发展,感到十分欣慰。“搬入张江嘉定园区之后,公司整体发展非常迅速,无论从产值、人员数量还是我们取得的各项荣誉,都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 [详细]
石墨烯具有超强的导热能力,犹如用一张纸去切冰块,这对于产品意味着什么?医疗器械的研发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病人?一项项好的技术如何交易转化为实际产品与服务? “第一,张江科创要素特别丰富,所以要做科技创新,在张江一定是最好的。第二,在这里你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更公平。政府的各种行政规则是公平的,在整个科技创新要素流通过程当中的规则是透明的,开展创新创业也更有效率。”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对张江的科技创新环境如此评价。 [详细]
让罕见病患者不仅有药可医,而且用得起“救命药”,这不仅是罕见病患者及家属的期待,也是医者的期待,更是无数医药研发者坚持不懈的追求。 “在人生成长经历中,多次看到中国的罕见病病人及其家属渴求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式,但是‘无药可医’或‘天价药’的困境让他们望而却步……”辉大(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SO施霖宇说:“于是,我心中逐渐萌生了一个念头,尽我所能投入到相关药物研制中去。” [详细]
近些年新冠疫情悄然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疫情之下,他们的执着和努力,让你继续拥有多彩的生活。 不少网友表示,在疫情冲击下,多功能电饭煲等一众小家电火了。对于不怎么会做饭的朋友来说,这些小家电成了“刚需”。除了煮饭、煲汤、煮粥这些基础功能,还可以做到烘焙蛋糕、烤饼干、蒸汽海鲜等新功能。“发明创造改善人类生活。”这是杨华一直秉持的信念。2014年,杨华和他的团队研发出当时国内第一台智能电饭煲ACBIRD,从此正式切入智能厨电领域。 [详细]
新药自主研发,一直是一条漫长又寂寞的道路,往往前方不知尽头在何处。 但即便如此,在张江示范区,依旧有一波又一波摸着石头过河的先行者,为中国的原创新药铺平道路,让中国制造的原创新药造福世界。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颇具规模。每到周末,穿行于张江各个角落的年轻人,都充满活力与激情,“我们企业初到这里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婴儿’,现在已经到了‘青壮年’时期,发展速度非常快。张江绝对是国内一流的园区。”王征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