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上海频道首页

汪品先院士

  • “飞鸿踏雪泥”,他在大洋深处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飞鸿踏雪泥”,他在大洋深处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海底漂亮极了,到处都是海百合,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你一定要看看!”1978年,在出访的一次晚宴上,有法国专家向汪品先描述了乘坐载人深潜器潜入地中海海底的经历,当时在汪品先的心里埋下了对深海的向往。
  40年后,2018年5月,汪品先以82岁的高龄乘坐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9天内3次下潜至南海1400多米深的海底,每次在海底连续观测采样8个多小时,在深海首次获得“冷水珊瑚林”等一系列重要科学新发现。
  为什么82岁的汪品先院士要三下南海深潜?为什么最珍惜时间的他,又在短视频平台科普深海知识?【详细】

姜雪峰教授

  • 哪一次选择让这位80后如此“硫”连忘返?

哪一次选择让这位80后如此“硫”连忘返?

姜雪峰,儿时和很多孩子一样,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而不同的是,很多孩子的梦想长大后变了。而他,现在真的成为了一名科学家,还成为了“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代言人”。
   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到留美博士后,再到如今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姜雪峰站在人生的分叉路口如何选择?为什么选择硫作为科研攻关的重点方向,又是如何成为一名青年科学家的?
   1980年,姜雪峰出生于甘肃兰州,爷爷是跟随国家“一五”期间兰炼、兰化重点工程项目,支援大西北来到了兰州,父母都在西固区从事与化工发展相关的工作。他从小耳濡目染于这样的“化学化工”环境,心中埋下了一颗化学的种子。 【详细】

李伟教授

  • 用一辈子的热爱,去看“介孔”中的风景

用一辈子的热爱,去看“介孔”中的风景

“材料可以做得像花一样,真是太美了!”2007年的一天,黑龙江大学的报告厅里,来了一位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报告的主题是功能介孔材料。
  此时的李伟,就坐在台下,完全被眼前千变万化的风景所吸引,感叹“太美了”,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介孔材料。而这场报告,却像一颗种子,在他的心中悄然萌芽,“我想研究介孔材料。”
  李伟2004年考上大学。他学习刻苦,大一就进了实验室,到了大三,全年级三百多个学生,他排名第一。而赵东元院士来学校作报告的这一天,正是大三下学期,恰逢即将保研,李伟正站在选择的路口,是保研留校?还是去外校读书?【详细】

陈彩莲教授

  • “哪怕头破血流,也得让国际科技界听见中国声音”

“哪怕头破血流,也得让国际科技界听见中国声音”

“中国的科技要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就是要制定规则拥有话语权。”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彩莲所主持的一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在争取国际标准立项和制定过程,遭到了国际知名标准化工作组的强烈反对。
  傲慢与偏见,这让陈彩莲在据理力争之余更深刻意识到,当一个科学家真的需要勇气去坚持探索,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发出中国的声音。
  1980年,当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成为自动化领域青年女科学家,陈彩莲是如何一步步实现梦想的呢? 【详细】

庄松林院士

  • LOCAL202112141442000083097641715

半个世纪的“追光者”

“这是一个甲子以前的事了……”8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笑着回忆起高中那年在懵懂中想学物理的理由:“那时不知‘天高地厚’,看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非常佩服他们,觉得自己也要学物理。”
  然而,中学一路“学霸”,一心向往进入北大物理系的庄松林并没有如愿,却与光学结缘,之后一次次事与愿违的“被分配”,却开始了他近半个世纪的追“光”人生,书写了奋斗者的初心传奇。
  1957年,李政道与杨振宁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贡献是发现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又称P破坏或P不守恒定理),成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之一。 【详细】

林其谁院士

林其谁:甘心蜗居“老破小”的大所长

“林其谁当了所长之后,提出看绩效发奖金,那是‘大锅饭’时代,必然引来所里人议论纷纷。”回想起1984年林其谁刚上任所长的改革,王恩多院士对他依然充满了敬佩。
  林其谁,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担任了11年所长,30多年前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为何至今被一代代生化人津津乐道?
  林其谁的父亲林兆耆是上海第一届庚款去英国的留学生,是我国著名的内科学家。受父亲的影响,林其谁与姐姐,考大学时都报了医学专业,立志要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医生。1954年,林其谁顺利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不出意料他会成为一名医生。然而,他被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详细】

林鸿宣院士

  • LOCAL202112210936000210832216342

林鸿宣:扎根稻田四十载,“让好的水稻基因打上中国印记”

“水稻的祖先野生稻是匍匐着生长的,经过长期驯化栽培稻变成了立着生长,原因是什么?这是长期未解之谜,直到我们找到了让水稻‘站’起来的基因,才被破解。” 林鸿宣院士说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
  而他,现在正在找的,是水稻的抗逆基因,如果挖掘到这样“优良”基因,就可提高水稻抗逆能力,从而实现增产。
  可是,要在一片稻田里找到那株携带优良基因的水稻谈何容易,而且一株细细的水稻上,又藏着四万多个基因,要找到那个关键的基因,更不容易。“像大海捞针一样。”中国科学院院士林鸿宣,虽然在破解道路上走了近四十年,但依然在继续。【详细】

施剑林院士

  • LOCAL202112240901000005119356525

施剑林:化身“药师”的材料化学家

“我就是想做科学家!”七十年代后期,钱学森、华罗庚等科学家是很多中小学生的偶像,“60后”施剑林也不例外。
  那个年代虽然物质贫乏,但课堂上那个专心致志的小男孩一直坚持梦想,最终成为了一名材料化学家。更神奇的是,竟然有一天化身“药师”,他又踏上为肿瘤病人寻找解药的漫漫之路。
  说起癌症,非常重要的一个治疗手段就是化疗,但化疗药物一般都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可能有些病人无法耐受。“能不能不用这样有毒性的药物?”正是这样的一个疑问,让施剑林潜心钻研了近二十年,提出“纳米催化医学”概念,为未来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无毒精准治疗开辟了一条前人从未涉足的新途径。科研的魅力,就是寻找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并不断深入。【详细】

刘真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组组长

  • LOCAL202112280921000086902089823

刘真:30岁成为克隆猴技术的“世界冠军”

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这是全球科学界最引人瞩目的成就之一。
  “美国有一个实验室在这个领域做得非常好,大家都认为,如果克隆猴被突破,那一定是他们解决的。但是,却被我们克隆成功了。”刘真回忆,2018年,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团队成员与自己完成克隆猴项目的那份自豪与兴奋。这一年,刘真仅30岁,他成为了生命科学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然而,时间回到2010年,刘真也只是一名十分普通的大学生,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思考着下一步该怎样走?
  1988年,刘真出生于山东潍坊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靠务农为生。“小时候,母亲就对我说,一定要好好读书”。【详细】

寇煦丰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院长、研究员

寇煦丰:让集成电路设计成为网红课

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这是全球科学界最引人瞩目的成就之一。
  “为什么学生愿意来上我的课,我是动了脑筋的。”寇煦丰,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院长、研究员。作为高校青年教师,他给本科生讲授《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是集成电路的核心课程之一,这个看似枯燥乏味的课程,却吸引着很多学生来听。网上曾有传闻,有位学生退掉了三门课,只为选寇煦丰一门课,为什么?
  寇煦丰从小耳濡目染,一直沿着父辈的轨迹在努力,虽然高中文理分科时,因为喜欢历史,动过选文科的心思,但最终他还是随着父母的“坐标系”,选择读理科。【详细】

精彩海报

  • 1F7A26179FC4234749B605E5F770F359
  • 30770A9E67B56B9941EC2A59103EE637
  • QQ图片20211214163417
  • A9174AE4ECF0766F54011B3A5AE5369A
  • 微信图片_20211230144714
  • 微信图片_20211230144654
  • 微信图片_20211230144700
  • 微信图片_2021123014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