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發布八項最新行業成果
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發布八項最新行業成果
10月20日,2025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再次發布八項最新行業成果。
在“海上交通安全論壇”上,《我國初步建成綠色船舶和海上設施技術規范體系》《海圖服務創新聯盟成立暨服務舉措和S-100系列產品創新成果發布》《“深達號”建成交付列編》三項成果發布。
其中,海圖服務創新聯盟旨在構建現代化大航海保障體系,提升我國海圖生產、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綜合能級。此次聯盟首批推出的多項服務舉措覆蓋海洋經濟多領域需求。包括S-100數據產品,提供新一代電子海圖、高密度水深、潮汐潮流等國際標准數據﹔“海陸融合一張圖”,整合官方海圖與陸圖要素,提供一體化海洋地理信息﹔海圖專題要素數據個性化服務,支撐航運、科研等領域海量專題數據需求等。
“深達號”是交通運輸部救撈系統新型深潛水工作母船,這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作業能力最強的深潛水工作母船,代表了我國應急搶險救撈和深水海洋工程裝備領域最高水平。
在“金融與保險論壇”上,同樣有三項新成果發布。其中,中國沿海散貨運價指數編委會油品運輸專業委員會正式發起設立中國沿海成品油運價標准體系。該體系是在中國沿海成品油運價指數基礎上進行的完善優化,設計更為科學合理,具有較大的推廣潛能與規范價值。
中國船東互保協會保賠險入會總噸突破1億大關也作為成果發布。協會保賠險入會總噸由1984年成立之初的47萬增長至當前的1億,年均增長14%。這一成就標志著中國船東互保協會在推進“提高航運保險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務水平”任務實施過程中邁出堅實一步﹔標志著協會作為亞洲最大保賠協會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上海航運保險協會發布了“電動汽車航運火災減損方案”。該方案聚焦全球電動汽車出口領域的海運安全問題,為有效化解新能源汽車出口海運中的重大風險提供技術支撐與系統化解決路徑,助力維護我國航運金融穩定與產業鏈安全,是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跨行業成果。
“數字與智能論壇”則發布了兩項成果。其中,上海交通大學通過視頻形式發布“船舶建造小組立的無人產線”,這項在智能制造領域實現技術突破的成果通過自動化裝備與數字孿生技術實現了全流程無人化作業。
中遠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中國船級社三方簽署“基於數字化交付的概念性數字船舶”合作框架協議。這份以《數字船舶白皮書》為方向指引,以中國船級社發布的《船舶數字化交付指南》為技術依托,以32.5萬載重噸礦砂船示范項目為實踐載體的協議,不僅標志著三方合作掀開新篇章,更為船舶行業數字化轉型增添了新動力。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王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