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上海樣本”,《2025上海ESG發展報告》發布

人民網上海10月16日電 (記者葛俊俊)10月16日,以“攜手應對挑戰:全球行動、創新與可持續增長”為核心主題的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在上海市黃浦區開幕。會上,聚焦城市可持續發展與治理創新,《踐行可持續發展之路——2025上海ESG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
《2025上海ESG發展報告》發布
該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以下簡稱“高金”)牽頭並聯合多家金融機構、企業及服務機構共同完成。報告工作組負責人為高金創院理事長屠光紹和高金金融學講席教授、副院長、可持續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嚴弘。報告記錄了過去一年的新進展,也在對過去總結的基礎上識別未來挑戰,提煉結構化和可操作的發展建議,為上海乃至全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具有參考作用的路徑分析。
報告指出,與前一年相比,2025年上海ESG發展正在走向制度更系統、行動更標准、績效更量化、協同更緊密的新階段。政府與監管機構在制度供給和治理創新方面發揮了核心作用。在過去一年裡,國家和地方密集出台政策,推動分層分類信息披露、綠色金融改革和市場監管體系完善,逐步形成系統化制度框架。上海在政策落地過程中積極探索與國際標准接軌,為各類主體提供方向和指南,為ESG實踐的規范化和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報告還深入剖析了上海ESG生態體系中的各方參與者在推動ESG發展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報告指出,企業是上海ESG生態中的中堅力量,國有企業在信息披露和治理方面起到示范作用,民營與外資企業則在綠色產品開發、供應鏈協同和社會責任實踐中開展多樣化探索。金融機構為上海ESG發展提供資金和工具支持,綠色金融產品體系持續擴容,銀行、券商和保險機構在投資決策和風險管理中逐步嵌入ESG要素考量,為企業低碳與可持續發展項目提供資金保障。上海的市場交易體系推動企業提升ESG發展動能,上海証券交易所強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的碳排放權與綠色電力交易平台為企業低碳轉型提供路徑選擇,其它交易平台如股交中心和數據交易所也在探索合適的標准與服務工具,第三方服務機構逐步成為上海ESG生態中的“粘合劑”,在碳評估、綠色認証、信息披露咨詢及智能化工具開發方面支撐企業實踐與金融協作。
報告指出,人才培養與公眾參與正成為推動上海ESG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同時,國際合作與涉外企業的典型范例在上海ESG生態建設中的作用也日益凸顯。
報告提出了進一步發展的系統化行動建議,其核心是推動“ESG四化”,即ESG經營活動內部化、ESG信息披露標准化、ESG評價體系系統化、ESG價值實現具體化。四化之間形成互為支撐的閉環,這不僅將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支撐,也將進一步提升上海在全國乃至全球ESG治理中的話語權與引領力。
此次報告的其他參與單位包括上海交易集團有限公司、東方証券股份有限公司、國網英大碳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穎投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妙盈科技)、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泰海通証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中証指數有限公司、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上海久事體育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和評安國蘊(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