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國學大會︱高翔:“中國式現代化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2025年10月15日10:18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五千多年生生不息、長盛不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具有獨具特色、一脈相承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力支撐。”第二屆世界中國學大會正在上海舉辦。開幕式上,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高翔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高翔。主辦方供圖
利瑪竇,一個人們所熟知的傳教士,成為高翔分享中的主人公——16世紀,一批以利瑪竇為歐洲傳教士不遠萬裡來到中國,為了理解當時中國治理的基本邏輯,他們廣泛地閱讀古典書籍,被中國的思想文化深深吸引,並將中國文化傳到歐洲。
“利瑪竇等人開啟的傳教士漢學傳統,將中國知識、中國智慧傳入歐洲,用一盞明燈點亮另一盞明燈,對歐洲的啟蒙運動產生深刻影響。”高翔說,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引發了國際社會前所未有的關注。
“中國式現代化不是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的。”高翔說,要理解當代中國,就必須了解波瀾壯闊的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愛國主義、‘大一統’、崇尚善治、以民為本、以文化人、協和萬邦,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文化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至今仍流淌在中國人的血脈中,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一個國家社會發展的真正動力,深藏在歷史文化的深處。中國學要發揮更大的作用,就必須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
現場,高翔還向全球中國學的學者發出邀請,“兩年前的首屆大會上,世界中國學研究聯合會成立,如今它已發展為會員覆蓋52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學術性組織,我們歡迎更多專家學者加入世界中國學研究者的共同家園,站在歷史和時代的制高點,共同深入研究歷史中國、當代中國與未來中國,為世界更好讀懂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更多思想和文化力量。”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上海頻道王崟欣曹玲娟馬作鵬)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