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體驗升級!上海市中心公交站台悄悄變身了

市交通委介紹,近年來,上海交通行業認真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持續推進城市道路精細化治理。近日,本市交通部門會同市道運中心赴黃浦區部分公交站點,對新型公交站台及非機動車道彩色鋪裝試點工程進行了實地踏勘。一起來看看有什麼變化吧↓
西藏南路/斜土路公交站(改造前)
西藏南路/斜土路公交站(改造后)
今年以來,為持續推進本市公交站台適老化改造,黃浦區以西藏南路/斜土路公交站(兩側)、西藏南路/陸家浜路公交站(西側)區域道路質量提升工程為試點,通過路用材料更新、施工工藝提升、交通組織優化、管理措施完善,進一步強化公交站台的適老便民服務功能,多措並舉提升城市道路設施品質。
西藏南路/陸家浜路公交站(改造前)
西藏南路/陸家浜路公交站(改造后)
此次試點工程一是重載瀝青混合料應用,考慮到公交車啟停位置對路面抗剪、抗磨、承重要求比較高,選用重載瀝青材料提升路面承重能力與耐磨性能,解決公交車停靠位置容易產生車轍、破損的問題,降低維護成本﹔
二是盲道升級改造,施工中將瀝青與金剛砂高分子聚合物盲道有機結合,打造一體化盲道設施,克服傳統盲道磚易翹起、易損壞的弊端,為視障人士筑牢通行安全防線﹔
三是彩色鋪裝標線優化,通過高飽和度色彩與周邊道路形成清晰區分,優化視覺提示,便於老年群體等識別候車區域,增設穿行區提示標識,減少人非通行沖突,進一步提升站台周邊通行安全。
2024年我市印發了《公交站台適老化指導意見(試行)》,圍繞“空間+”“數字+”“服務+”等舉措,多維度開展公交站台適老化改造工作。通過消除站台與鄰近道路高差、增設警示提示標識、完善候車環境和站台設施,重點解決緣石高差、乘客穿越非機動車區域的安全隱患問題。
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計完成370余個公交站台適老化改造,其中今年已完成超90%計劃量,其余均在開工建設中。
資料:市交通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