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入滬第一站”打車調查(下):乘客如何從“走得了”到“走得好”?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唐小麗 馬作鵬 巨雲鵬 崔寅
2025年09月05日09:17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視頻:旅客講述在上海打車的期待 (作者 錢尤祎 顧海民 實習生 王祎晨)

“虹橋火車站出站打網約車太繞了,要是能再方便些、節省點時間就好了。”

“希望車子干淨,沒有異味,司機不要宰客。”

“希望司機師傅不要講方言,溝通起來還是蠻困難的。”

……

近日,記者在火車站、機場等交通樞紐採訪,旅客們講述了自己對於打車的期待。

2024年,上海接待國內游客3.9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972.6億元、國際旅游收入110.9億美元、旅游總收入5761億元,三項指標均創下歷史新高。交通樞紐是城市對外形象的重要窗口,對於世界各地來滬的游客來說,都希望在“入滬第一站”有良好的體驗。

讓乘客不僅從場站“走得了”,還要“走得好”,這也是相關管理部門的目標。大江東記者調查認為,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是個系統工程。不過,仍然可以從“小事”上突破。事實上,一些地方的創新探索,已經提供了實戰案例,值得更多地方借鑒啟發。

“預計排隊5分鐘”提示 給出租車拉來一個大單

在國內,如今很多城市都在努力優化“第一站”的打車服務水平,希望每個抵達的旅客有好的體驗和感受。

如深圳機場,首創出租車“人人有座”候乘模式,讓旅客在等車過程中可以充電、休息﹔在其網約車候車區採用“藍、綠、橙”三種顏色的車道來對應不同尾號的車輛,提升車輛的通行效率,節省司乘等候時間。

深圳機場的“藍、綠、橙”三色車道。來源:深圳特區報微信公號

深圳機場的“藍、綠、橙”三色車道。來源:深圳特區報微信公號

再如杭州東站,將網約車和社會車輛分流,增加網約車停車位,同時採用技術手段,乘客可在智能大屏上獲取車輛位置。

還有多個地區的高鐵站、機場開設了網約車候車室,目標都是指向讓乘客出行更加舒適。

浦東機場、虹橋機場、上海火車站(以下簡稱上海站)、虹橋火車站這四個“入滬第一站”都採取了哪些手段優化乘客體驗?大江東記者前往“年齡”最大、空間條件最為緊張的上海站進行了調研。

8月中旬,記者來到上海站南廣場出租車候車區進口處,遠遠就看到一塊剛安裝不久的大屏幕,顯示“預計排隊5分鐘”。

上午10點多,記者看到候車區屏幕上顯示預計排隊5分鐘。唐小麗攝

上午10點多,記者看到候車區屏幕上顯示預計排隊5分鐘。唐小麗攝

剛剛出站的旅客黃女士帶著孩子走到這裡,看到屏幕,便決定不去乘地鐵了,“5分鐘,很快。就打出租車吧!明天要去迪士尼玩,賓館定在了樂園附近,那邊沒有直達地鐵,帶著孩子大包小包換乘也不方便。”

一個關鍵的時間信息,就給一位出租車司機“拉”到了一單“長活”。

“這個屏幕是我們今年新裝的,根據監測數據,會把旅客的排隊人數和排隊時間實時顯示在上面。”不夜城世緣公司南廣場項目經理李榮介紹,“從南邊出口出站的旅客,在廣場上就能看到這些信息,不需要再走到打車區。如果他們覺得排隊時間太長,可以選擇不下樓,直接換乘其他交通方式。”

大江東記者了解到,同樣在這個候車點,因之前有乘客反映候車區溫度太高,體感不舒適,所以新裝了空調。

“最初,南廣場的東西兩側都有候車點,但西側車少,常出現西側候車旅客等車時間較長的問題。我們調研討論后決定都集中到東側上車,秩序也順暢了很多。”李榮說,“假如候車區全部排滿乘客,出租車運力跟得上的話,半個小時就能疏散完。”

10分鐘停車免費 方便網約車司乘

“每次叫網約車,找起車子來都麻煩得很,繞來繞去,真是頭大!” 這是許多旅客曾經對上海站的抱怨。

按現有規定,網約車無法進入出租車候客區接客,但又有不少乘客選擇網約車出行,怎麼辦?

去年3月,上海站管委辦在上海市交通委指導下,確定了4個網約車上客點的精准坐標:南1位於恆豐路秣陵路路口上街沿,南2在秣陵路303號白玉蘭廣場前,南3設在秣陵路80號華象大樓門前,北廣場B2層則嵌入地下車庫。

南2網約車上客點,乘客在工作人員引導下排隊候車。唐小麗攝

南2網約車上客點,乘客在工作人員引導下排隊候車。唐小麗攝

在南2上客點,大江東記者看到,有工作人員正在引導乘客過馬路、有序排隊上車。“上海站南廣場設置網約車上客點的條件有限,目前便民設施隻有遮陽傘,遇到大風天氣還得收起來。”站區正推進在候車點安裝遮雨棚,上海站管委辦督查協調科科長孫瑞陽介紹,“像公交站那樣,能給候車的乘客遮風擋雨。不過,上海站位於市中心,空間有限,很難一步到位,只能像螞蟻搬家一樣,一點一點改變。”

在上海站北廣場網約車等候點,記者看到,這裡的地下車庫有網約車專門停靠區域,並有電子大屏清晰顯示車子是否到達。

網約車入庫后,用不同顏色進行時間提醒。唐小麗攝

網約車入庫后,用不同顏色進行時間提醒。唐小麗攝

“滬AEW8…,沒錯!我們的車子到了,抓緊走!”劉先生認真核對完大屏幕上的車輛信息,急忙招呼在坐椅上等候的家人帶行李上車。

“我們在這裡布設了一批座椅,方便等車乘客休息。”孫瑞陽說,“網約車只要進場,大屏幕上就會顯示車牌號,車子進來5分鐘內顯示綠色,之后變成橙色,超過10分鐘就變成紅色,10分鐘內停車是免費的。如果車子快超時了,乘客還沒到的話,現場保安提示司機可以出去轉一圈再進來,這樣可以重新計時,當天多次進出該車庫都有效。”

與虹橋火車站因“10元停車費”反復引發網約車司乘矛盾相比,“螺螄殼裡做道場”的上海站,10分鐘停車免費、不限次數的做法,顯得“大方”多了。

虹橋火車站B1層的網約車上車點,人車秩序混亂。 巨雲鵬攝

虹橋火車站B1層的網約車上車點,人車秩序混亂。 巨雲鵬攝

在虹橋火車站的P9、P10停車場B1層,網約車候車點不僅距離乘客抵達大廳距離較遠,而且燈光昏暗,記者兩次前往均發現車輛入場順序雜亂,工作人員較少,也沒有技術手段在此引導秩序,“人找車、車找人”的狀況較為普遍。

“群眾有呼,管理有應” 帶來感受提升

在上海站走訪發現,“群眾有所呼,管理有所應”,會帶來服務感受的直接提升。

前段時間,一則關於鐵路上海站尿臊味問題的帖子在網上引發網友關注。

“沒辦法,公共廁所離蓄車區太遠,排在這裡等客有時候要一兩個小時,憋不住了就只能在旁邊綠化帶解決。”出租車司機王師傅說,“不過,我前幾天去火車站接人,發現排隊進場的地方新建了廁所,這就好多了!”

地下車庫入口坡道處增設了公共廁所。唐小麗攝

地下車庫入口坡道處增設了公共廁所。唐小麗攝

確如王師傅所言,面對這一難題,上海站周邊開啟了一場治理攻堅戰。除了加強巡查、維護之外,還在南廣場東西兩側的地下車庫入口蓄車處增設了公共廁所。

大江東記者了解到,在打擊“黑車”、治理出租車違章方面,暑期,上海站地區管委辦聯合交通執法等多部門多次開展專項行動。

“暑運開始至今,交通執法部門對出租車各類違章立案140起,其中非法客運16起,處理網約車平台14起。”孫瑞陽說,此外,上海站管委會還與出租車公司、網約車平台公司對接,加強宣教,提升源頭治理。

上海站地區綜合管理大隊大隊長林鋒介紹,暑運以來截至8月15日,站區組織的非法客運聯合整治行動已有6次,查獲違法車輛28輛。同時,還組織開展“文明出行,拒乘黑車”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向來往旅客普及非法客運相關知識,幫助旅客牢固樹立“拒乘黑車,安全出行”的觀念。

“如今,上海出租車的規模已大幅萎縮,司機配置也從過去一輛車配兩位司機,調整為一輛車一位司機。相較於網約車,出租車的市場地位逐漸邊緣化。”

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副院長、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陳宏民曾針對這一現象展開調研。他認為,出租車仍有存在的必要性,尤其在火車站、機場等交通樞紐,“對乘客而言,出租車明顯更便捷,排隊即可乘車,無需像網約車那樣反復尋找車輛,省去不少麻煩。”

放眼全國范圍中心城區的老車站,上海站的客運規模是名列前茅的。“如何讓乘客‘走得了’‘走得好’,始終是站區一直在研究、推進優化的課題。”孫瑞陽表示,“未來要繼續在地上地下通行和轉乘效率方面下功夫,廣場設施也將持續優化提升。”

在虹橋火車站,一些乘客面對記者的採訪,說起了他們希望獲得的服務:“希望車裡沒有煙味”“希望司機禮貌一點”“希望司機能夠幫忙輔助抬一下行李”“希望不要因為距離太短,而牢騷太多”……

透過這些朴素的話語,可以感受到旅客對“入滬第一站”打車的更多期盼,希望有關方面優化提升的腳步不停歇,讓抵達上海的旅客得到更舒心、安心的服務。(沐一帆參與採寫)

點擊查看系列報道:

大江東︱“入滬第一站”打車調查(上):記者實測

大江東︱“入滬第一站”打車調查(中):老問題為什麼難解決?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