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入滬第一站”打車調查(上):記者實測

飛機場、火車站等,是城市形象的“第一道門”﹔出租車,有著城市文明“流動窗口”之稱。
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每年從國內外抵達上海的旅客數以億計,在“入滬第一站”選擇“打車”抵達目的地的人,近年來越來越多,打車體驗也越來越關系城市形象。
出租車曾是上海的一張“城市名片”。白手套、白襯衫、白座套,規范、禮儀、文明,許多人是從這些記憶開啟上海印象的。
但如今,金字招牌有所褪色,糾紛投訴時有發生。人民網·領導留言板、“12345”熱線等平台上,許多外地游客關於在上海的火車站、機場打車的投訴,數量不菲。今年暑期,與“入滬第一站”打車有關的網絡輿情時有發生,有的還引發較大關注。
為此,大江東記者多路出擊,實地探訪,深度調研。即日起,推出3篇系列報道,就“入滬第一站”的打車問題,看現象、析原因、提建議,共同實踐“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讓出租車這個上海昔日的“金字招牌”重新擦亮。
視頻:記者實地調查“黑車” (作者 崔寅 巨雲鵬 實習生 王祎晨)
“入滬第一站”的打車情況,究竟如何?
近期,大江東記者多次前往上海虹橋火車站(簡稱虹橋火車站)、虹橋機場、上海火車站(簡稱上海站)、浦東機場4個主要交通場站,實地體驗。
調查發現,各場站出租車包括網約車,整體情況良好,管理有序、秩序井然。但仍有“黑車”游弋,存在“攬客人+司機”的“一條龍”服務,網約車私自拉客逃避平台監管情況存在,短途打車難問題仍是老大難。
虹橋火車站,“拉箱攬客”很普遍
七月底,一則“家屬稱19歲少年因打車錯付款輕生”的新聞報道受到廣泛關注。據家屬介紹,這名江西少年在虹橋火車站出站時,與司機私自約定了100元車費,因操作失誤支付成了1010元。
該事件引發的民事糾紛目前已立案,最終結果有待司法機關調查裁判。但“火車站”“打車”“私約”等敏感詞,再次觸發“入滬第一站”的關切。
記者曾多次在虹橋火車站往返,比較熟悉打車情況。該車站設有多個出租車上車點,出租車打表計價﹔也有網約車上車點,網約車按照平台費用結算。為何會出現旅客與運營車輛私自約定車費的情況?
為了一探究竟,記者特意挑選了一個“可能”會出問題的時間段前去調查。
7月24日晚上11時30分許,記者來到虹橋火車站。此時,從火車站去往市區的地鐵均已停運。記者選擇打車回市區,通過滴滴打車平台下單后,按照平台的指引,准備前往虹橋火車站P9停車庫B1臨時上車點等候接單的網約車。
剛走到停車庫門口,一名中年女子迎了上來,“打車嗎?正規網約車,不用等,上車就走。”看記者沒搭腔,該女子再次詢問,“楊浦、寶山方向都有的,去哪裡?”
見記者不應聲,她便轉移目標,詢問其他乘客。現場觀察發現,在前往P9停車場的路上,像她這樣正在攬客的人員還有兩三個。不一會兒,就有乘客拉著行李箱跟隨他們向停車場裡面走去。
這些拉客口中的“正規網約車”,真的正規嗎?為什麼不在平台接單?
為了弄清楚這些問題,7月31日,記者一行再次來到虹橋火車站實地探訪。
打車前,記者先在滴滴平台上查看了網約車上車點。根據平台指引,虹橋火車站網約車上車點主要設置在P9停車庫和P10停車庫,有P9停車庫地面、P9停車庫B1、P10停車庫B1三個上車點。
下午4時左右,在前往P10停車庫網約車上車點的路上,一名黑衣男子主動詢問記者一行是否要打車,得知目的地是陸家嘴地區的東方醫院,他給出一口價140元。記者以車費太貴為由離開。
白衣男子攔住記者一行攬客。王祎辰攝
隨后,走進P10停車庫,在跟隨指引走向網約車上車點的路上,又有一名白衣男子半路攬客,同樣的目的地,他給出一口價是130元,此時,滴滴平台上的快車選項顯示價格約為90元。
約下午5時左右,記者一行又來到P9停車庫,根據現場標識指引前往該車庫網約車上車點。路上,記者注意到,有多人在此拉客。其中一名男子告訴記者,這個時間點是打車高峰,即便打到網約車,車子也進不來,車都堵在外面了。
“我那車上什麼証件都有。”談好價格后,他帶著記者一行朝網約車上車點的反方向走去,在半路上才得知,原來他並非司機本人,來到一輛成色較新的品牌新能源車前,記者被“轉手”交給了他的“一位兄弟”。
“網約車”繞開平台線下拉客屬黑車,有法律風險
記者打到的“黑車”停在停車場內。王祎辰攝
在車上,這位司機直言,自己這輛車是私家車,“前不久剛買的,專門跑虹橋和浦東機場的單,一天幾個小時,有幾百塊錢收入,比網上接單強多了!”
記者無從考証這輛車是否具有網約車運營資質,但這種繞開平台、私下拉客的行為是否合規?是“黑車”嗎?
記者咨詢了專業人士。
上海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曾受理多起涉網約車糾紛的相關案件。該院民事審判庭副庭長盧穎介紹,“黑車”通常是指未經許可非法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的車輛,以盈利為目的,搭載乘客並收取費用,“自稱網約車,但不通過平台接單,而在線下攬客,不在網約車平台的管理范疇內,屬於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是‘黑車’。”
也就是說,在虹橋火車站線下攬客的這些自稱“網約車”的車輛,其實都是“黑車”。但記者注意到,虹橋火車站網約車上車點周邊的工作人員,只是在維持乘客排隊的秩序,對攬客行為似乎司空見慣,並沒有任何干預。
記者在上海火車站附近打到的“黑車”。馬作鵬攝
上海站,同樣有類似現象。
8月1日下午1時許,記者來到上海站。前往位於秣陵路上的南廣場行人出入口時,遇到了一名年齡約40歲的女性正在攬客。見記者提著大包小包滿頭是汗,主動上前詢問“小兄弟要打車嗎?去哪?”
“到楊浦區政立路附近江灣鎮地鐵站,多少錢?”記者問。
“現在去要100塊錢。”對方邊答,邊熱情主動地幫記者拿行李。跟著她步行2分鐘后,到達恆豐路上的友誼服飾毛衫市場地下停車場,見到了車和司機。載客車輛為榮威550白色小轎車。
行程結束后,記者通過支付寶向司機支付了約定的100元車費。但上網查詢后發現,相同起點終點、相同駕駛路線下出租車費用預估在45元至50元之間,網約車(滴滴快車)費用預估在38元至42元之間。
客觀地說,在“入滬第一站”打“黑車”的,有的確是因為人生地不熟,被“攬客”上了黑車的,有的則是因為有人幫拿行李、可以免遭排隊之苦而主動選擇的。
盧穎提醒,打“黑車”如果遇到糾紛或事故,存在不少法律風險:
一般情況下,通過網約車平台叫車,與乘客建立運輸合同關系的主體是網約車平台,而非網約車司機。根據法律規定,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賠償責任,對於消費者來說,承運人職責及賠償義務很大程度上由網約車平台承擔。
但打“黑車”,如遇糾紛,需要乘客保留其乘車時間、地點以及車牌號等相關証據,向相關交通部門投訴或報警,或者通過訴訟方式要求司機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維權成本會更高。
這些“自稱網約車”的車輛,線下攬客,平台如何管理?據滴滴方面向記者反饋,因為是在平台外發生的交易,平台無法介入。現在隻有在進行司機培訓的時候,會明確提醒司機依法依規運營。
出租車短途出行,乘客被拒載、加價、辱罵
不少乘客在“入滬第一站”打車時,也曾有過委屈或疑惑。
8月初,14歲的中學生小宋從外地來上海旅游。抵達上海火車站后,因為一條腿有傷,只能打車出行。在車站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坐上一輛出租車后,沒想到一公裡左右的距離,竟收了他40元車費。他告訴記者,“司機沒打表,一直在說自己不容易,但也不能這麼坑我吧!讓人對上海的印象很差。”
8月中旬,一名外籍游客向有關部門反映,其於午間從浦東機場打了一輛出租車到虹橋火車站,計價器顯示的價格竟高達409元,在表示太貴后,司機收了200元。這名乘客表示,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了城市形象。
因短途被出租車司機罵,乘客拍攝視頻在網上曝光。網絡圖片
被乘客“吐槽”最多的,是在“入滬第一站”打出租車時,因目的地距離短被拒載,或者被司機言語攻擊、表情嫌棄。
7月中旬,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其在虹橋火車站出租車乘車點排隊上車,因為路途近,被出租車拒載。經調度員協調上車后,卻被罵了一路。而后,上海市交通委執法總隊對相關出租車進行了立案調查。
雖然加強了整治,但本次記者調查發現,這類情況仍然“治而未絕”。記者在查詢有關部門受理的投訴時了解到,僅8月11、12、13日這三天,4個主要場站有關出租車“短途拒載”“短途被司機罵”的相關投訴多達10余條。有的反映被司機要求加價,有的反映司機要求“一口價不打表”,有的反映司機不肯按照導航開,有的反映路上一直被司機辱罵。
記者了解到,一些司機之所以對短途客人惡語相向,主要是因為在這些場站接客人時,入場排隊時間長,希望“接大單”。當事與願違時,一些司機就會態度惡劣。
為解決這類問題,浦東機場早已推出“短途票”政策,並於今年初推廣到了虹橋樞紐。
上海機場集團就人大代表有關優化出租車運營的建議作出答復。網站截圖
在答復上海市人大代表“關於優化和改進浦東機場出租車運營管理的建議”時,上海機場集團答復稱:“短途”是指距浦東機場約22公裡范圍內的目的地,且往返時間不超過1小時,並對承接短途的出租汽車駕駛員發放“短途票”(每車每日限兩次)﹔此模式於2025年1月起在虹橋樞紐復制推廣,系統依據車輛計價器顯示的裡程信息,判定短途補償資格。
該答復稱,據統計,2024年浦東機場出租車上客點短途用車佔比為24.61%。而從記者本次調查的實際情況看,政策的出台並沒有讓一些出租車司機能夠平心靜氣對待短途出行的旅客。
這些問題為何難治?
點擊查看系列報道:
大江東︱“入滬第一站”打車調查(下):乘客如何從“走得了”到“走得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