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與文化連接 這首新歌的MV取景上博東館

流行音樂與文化瑰寶的詩意連接
張信哲新歌取景上博東館
繼成為上博捐贈人后,歌手張信哲再次與上海博物館親密互動。張信哲新專輯《屬於》上海分享會昨天在上博東館舉行,這不僅是上博東館首次舉行音樂分享活動,分享會上首次曝光的《這世的名字》MV也是首次在該館取景拍攝的音樂作品。據悉,這一MV將於9月15日全網上線。
《屬於》作為張信哲音樂生涯的又一力作,在音樂風格上進行大膽嘗試,突破了以往的情歌舒適圈。分享會現場還展示了專輯中的《為靠近而遠離》《共犯》《屬於我們的故事》《這世的名字》等作品的MV,其中的《這世的名字》MV為首次曝光。這支MV的拍攝場地是上博東館,畫面中多次出現東館三樓戶外旋轉樓梯場景。MV中還能看到上博東館一樓大廳、青銅館、書畫館、雕塑館等場館中的珍貴文物,還有無人機航拍的上博東館夜景等。
談及為何選在上博東館拍攝,張信哲說,這首歌重點表達的是怎麼接納自己,怎麼肯定自己,怎麼去愛自己和他人。“每個時代都有MV中類似的故事,其實上博的這些文物也是見証人,它們傳達的是每一個時代裡屬於它們的故事。”
此次音樂與文博的深度合作,源於張信哲作為收藏家與上博建立的深厚情誼。2024年7月,張信哲將其珍藏的12件晚清至民國時期服飾慷慨捐贈給上博。這批珍貴藏品保存狀況良好,大多品相上佳,時代特征鮮明,設計審美高雅,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和展示價值,填補了上博館藏江南主題和海派服飾系列的品類缺項,為后續開展相關主題的展覽和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資源。
在《這世的名字》MV中,上博與歌曲MV制作團隊結合博物館的文物元素、建筑美學和光影氛圍,將中國歷史文化瑰寶與流行音樂詩意連接,賦予歌曲獨特的文化質感與藝術格調。
張信哲說:“整張專輯大膽求變,和我心境變化有關,希望擺脫大眾既定印象中的張信哲,跨出更大的步伐。”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鐘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