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眾多企業持續加碼 外資深耕陸家嘴這方"高產田"

2025年09月09日09:25 |
小字號

眾多企業持續加碼創新布局,落地高端功能、前沿項目和優質資源

外資深耕陸家嘴這方“高產田”

昨天上午,由中宣部組織的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海主題採訪活動正式啟動。現場,記者了解到一組亮眼的數據——上海市商務委介紹,“十四五”以來,上海新增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79家、外資研發中心142家,累計認定分別達到1050家和623家,其中亞洲區以上總部157家、全球研發中心19家。

作為中國內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最集中的城市,上海正成為外商青睞的投資首選地。即便在全球跨國投資波動調整的大背景下,上海對外資的“磁吸力”依舊強勁——除了規模體量增加,還有更多外資企業將高端功能、前沿項目和優質資源落地上海。比如高技術制造業,吸引外資佔制造業比重由37.2%上升至75.4%,全國首家股份制外商投資性公司、外商獨資整車制造項目等一批首創項目先后落地。

外資企業在這片熱土上如何扎根生長?昨天下午,記者深入陸家嘴金融城等改革開放核心區域,探尋外資企業在此深耕發展的“浦東樣本”。

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

近日,全球工業軟件領域的領軍企業達索系統傳來新動態——其大中華區首個3DEXPERIENCE實驗室在上海正式啟動,這也是達索系統在全球布局的第五家實驗室。“這個實驗室不僅是技術研發的載體,更是我們與中國企業協同創新的橋梁。”達索系統大中華區創新業務管理總監索愛倫在採訪中表示。

這家法國企業與上海的“雙向奔赴”已持續二十年。從2005年落戶陸家嘴,到如今大中華區及港澳台業務的地區總部設立,達索系統見証了上海外資營商環境的迭代升級。2020年12月被市商務委認定為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后,企業更是享受到人才引進、跨境研發等政策支持,發展迅速。

達索系統的案例並非個例。在陸家嘴,眾多外資企業都在持續加碼創新布局。

日本咨詢公司ABeam的中國總部——德碩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也坐落於陸家嘴金融城,自設立總部以來,業務和員工規模持續擴大,始終聚焦中國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中國制造業的轉型與創新速度令人驚嘆,也推動我們不斷調整服務模式。”ABeam Consulting大中華區董事長中野洋輔說。這種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的發展路徑,成為許多外資企業在滬經營的共同特征。“更值得期待的是,今年我們將首次參與進博會,借助這個國家級開放平台,向中國市場展示我們融合全球經驗與本土需求的創新成果。”

同樣展現“上海優勢”的,還有中國獲核准成立的首家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辦公室——奮迅·貝克麥堅時。這家律所借助上海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政策紅利,為中外企業提供跨境法律服務。據介紹,奮迅·貝克麥堅時已參與多個科創板上市及跨境並購項目,展現出對上海產業升級、創新發展的堅定信心。

安全性與成長性

從制造業到專業服務業,不同領域的外資企業為何都不約而同地選擇浦東?企業負責人給出了高度一致的回答:政策帶來的“安全感”和產業生態賦予的“成長性”。

索愛倫表示:“陸家嘴最吸引我們的是成熟的產業生態。從供應鏈協作、技術人才儲備到政策對接與資源支持,各個環節都已完備,讓技術創新能夠直接落地、快速迭代。”在這裡,達索系統無須“從頭搭台”,便可與汽車、航空航天、建筑等各領域的龍頭企業高效協同。

這種完善的產業生態和政策環境,正推動外資企業在浦東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

安永大中華區ESG可持續發展主管合伙人李菁表示:“浦東獨特的政策環境和產業生態為企業提供了全方位支持。我們通過自研的EYMETIS平台和DeepSeek大模型技術支持,創新研發了安永智能問答這一AI+ESG工具,為企業提供ESG智能咨詢服務,鏈接的不少創新成果已反哺全球市場。”據悉,安永連續7年參加進博會並簽約第八屆進博會,充分體現了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

上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陸家嘴管理局副局長周海東在調研中介紹,陸家嘴以全市0.5%的面積貢獻了14%的GDP,並集聚了全國70%的外資資管機構、40%的外資法人銀行,在金融業等現代服務業擴大開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全國第一”,如全國首批外商獨資公募基金、首家外資獨資券商等,已成為國際一流金融城和全球最佳投資目的地。

諸多“第一”讓陸家嘴從“試驗田”蛻變為“高產田”,成為外資入華“首選落腳點”。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陸家嘴新增合同外資項目156個,其中新設項目88個,同比增長18.92%﹔合同外資金額9.23億美元,同比增長14.37%。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牛益彤)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