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會展經濟的密碼(現場評論)

上海書展圓滿閉幕,接待讀者近40萬人次﹔“‘路易號’巨輪”建筑亮相南京西路,日均客流超10萬人次﹔小紅書舉辦“Red Land”開放世界冒險島活動,3天10萬人次登島……近來,上海的會展活動好戲連台。這些“滬上盛事”,以文旅商體展融合模式,找到“流量變留量”的密碼。
一個個展會變盛會,體現了上海作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磁吸力,也給促進會展經濟發展帶來啟示。“看展促消費”關鍵在於把握“三個度”——創新力度、服務溫度、治理精度。
創新,讓會展經濟打開新藍海。“路易號”突破傳統品牌展銷的商業體模式,“Red Land”漫展將工業遺存與二次元文化結合,為消費者精准畫像並帶來全新體驗。消費場景持續更新,首發首秀成為亮點,說明會展經濟已走出單純的產品展示,更加注重場景營造、體驗升級、文化浸潤。
會展創新還需要打破原有產業界限,跳出會展謀發展。靜安區圍繞“路易號”整合周邊文旅資源,推出“靜安樂購之旅”系列活動,激活全域消費潛力﹔楊浦區聯動五角場商圈設置交通專線,放大活動輻射范圍。用好用足會展資源,形成“會展+”的聯動,由單點活動拓展為消費網絡,就能更好釋放會展經濟的乘數效應。
服務是會展經濟的底色。會展服務參展商,而“有形之手”服務會展承辦商。“路易號”所在的南京西路商圈,是上海高端品牌密度最高的地區。搭建“‘路易號’巨輪”,安監、消防等部門要評估審批,住建部門要遷移周邊電線杆,綠化市容局要對市政花箱進行一體化設計調整,屬地街道要統籌協調機動車臨時停放區,確保周邊環境品質與服務體驗不降低……項目從洽談到落地僅用時3個月,體現了政府的系統謀劃及綜合服務能力。可以說,會展的熱度很大程度上源自服務的溫度。
保障會展經濟健康有序發展,離不開精細治理。大型會展活動意味著超大客流,這既是生意流量,也會增加垃圾運量﹔既貢獻就業、稅收,也會造成交通壓力。辦出高品質的會展,考驗的不僅是城市包容創新的胸襟,更是治理的繡花功夫,既需要科技賦能,也離不開基層擔當。進一步說,“國際范”與“本土化”相交融,“闖”市場的拼勁與“創”服務的匠心相疊加,能有力助推城市競爭力提升。
當前,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作用愈發凸顯。會展經濟也成為促進消費提質擴容、推動城市更新、展示文化自信的多功能平台。未來,上海還將進一步發揮會展經濟的平台優勢,支持更多首展、首發、首秀落地,以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為創新業態營造更包容的氛圍。
創新有力度,服務有溫度,治理有精度,持續提升這“三個度”,市場活力還將噴涌、發展后勁定會十足。
(作者為本報上海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09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