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心挑選兒童食品?讀懂標簽背后營養密碼

近年來,不少家長在給孩子挑選食品時傾向於帶有“兒童”字樣的產品。然而面對琳琅滿目的兒童食品,家長們也產生了新的困惑:這些食品真的更適合孩子嗎?如何科學挑選真正健康的兒童食品?市衛健委提醒:破解選購難題的關鍵,在於讀懂食物標簽背后的營養密碼。一起來看↓
很多食品企業利用消費者追求“天然”、不喜歡食品添加劑的心理,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宣傳語,吸引消費者購買。但這些說法只是對於生產過程的描述,與食品終產品中配料或成分的含量並不完全等同,也不等於更健康。例如,“0蔗糖”並不等於商品本身不含有糖。
為了避免這些“聲稱”對消費者產生誤導,新的預包裝食品標簽標准明確提出,不允許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對食品配料進行特別強調。
如果想要了解食品的真實屬性(包括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情況),可以認真閱讀配料表、營養成分表等食品標簽信息。
近年來,超重肥胖問題廣受關注。本次《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修訂后,在營養素種類裡面,將強制標示的營養素范圍由“1+4”擴展為“1+6”,即在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之外,增加糖、飽和脂肪(酸)兩項。家長可根據孩子的身體需求挑選產品,從而科學控制其能量、脂肪、糖等營養素的攝入情況。
除了營養素范圍擴展之外,預包裝食品還應標示“兒童青少年應避免過量攝入鹽油糖”,希望能夠引導兒童青少年認識到鹽油糖對健康的影響。
為了保障食品安全,盡可能降低食物過敏的發生概率,在新標准正式實施后,我國食品標簽將要求強制標示致敏物質信息。
當預包裝食品使用含麩質的谷物、甲殼綱類、魚類、蛋類、花生、大豆、乳、堅果八大類食品及其制品作為食品配料時,需要在配料表中以加粗、下劃線等強調方式,或在配料表下方通過致敏物質提示語,提示食品中含有的致敏物質。
對於有食物過敏史的孩子來說,今后食品標簽上致敏物質的提示信息會更加容易查找。
資料:市衛健委(徐匯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徐匯區衛生健康監督所〕張梅如、施建華主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