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歷史人物劇《王淑貞》在復旦大學相輝堂再度上演

人民網上海5月16日電(馬作鵬)據復旦大學消息,在建校120周年即將來臨之際,原創歷史人物劇《王淑貞》近日再度登陸復旦大學相輝堂舞台。作為中國現代婦產科學奠基人之一,王淑貞教授長期致力於中國婦產科學事業,在婦科內分泌、婦科腫瘤、計劃生育、產道異常研究、婦科普查推廣等領域成果豐碩。
1933年,王淑貞發表了“子宮生癌”相關論文,這是我國婦產科學領域早期論述宮頸癌的重要成果之一。1960年,她主編出版的《婦產科學》成為我國第一部高等醫學院校婦產科學教材。60多年來,她為中國現代婦產科學的創建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婦產科優秀人才。
該劇以紅房子醫院老院長王淑貞教授為創作原型,再現其精彩的“醫路”人生及將畢生奉獻於中國婦產科學事業的動人故事,展現她對醫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彰顯一代醫學大家堅定信仰、不懼艱辛、一心為民的人格魅力。
全劇分為六場,以王淑貞教授的人生經歷為主線,講述主角年幼喪母,立志學醫,赴美深造,歸國行醫,投身抗戰,醫學救國的一系列動人故事,描繪了王淑貞教授在追求科學、注重實踐等方面的育人理念,並通過種種矛盾沖突,為觀眾呈現她經歷時代更迭,踏過重重坎坷所展現出的醫者仁心及學者風骨,展現她“關愛女性,呵護生命”的從醫宗旨及深沉的愛國情懷。
紅房子醫院歷經三年雕琢完善,考訂各類歷史細節,為將專業的學科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話劇表演,團隊前往各地收集資料,採訪關聯人士、實地走訪和文獻檢索等方法,梳理學科發展歷程,追溯重要事件,掌握歷史脈絡。
該劇還運用AI技術實現講述者胡歌與王淑貞院長的“跨時空”對話,借助多媒體技術和舞美整合,串聯起王淑貞院長八歲至九十二歲的生命歷程,將她80余年的人生軌跡濃縮至舞台上,通過燈光、音效和表演等多重要素,展現她執著婦產科學事業的精神風貌,凸顯其豐富多元、波瀾壯闊的一生。
演出特別邀請了12對曾在紅房子醫院分娩的復旦教職工母子或母女。演出結束后,12位母親受邀上台,接受特制禮品和鮮花。這是送給母親們的節日驚喜,是致敬婦產學科母艦的領航者,更是醫者初心的禮贊。(復旦大學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