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是減脂性價比之王!

什麼運動是減脂性價比之王?
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
“上班族”久坐不動,如何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專家在昨天的“上海健康播報”中表示,運動雖然不一定能讓人變瘦,但做到吃動平衡,可以使身體處於最健康的平衡狀態。想要運動減肥的話,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堪稱減肥性價比之王。
上海市運動促進健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兼職場分會主任、愛活力創始人朱嫻說,運動消耗的熱量可能被其他行為抵消。例如,運動后食欲增加或心理補償認為“運動后可以多吃”,導致攝入熱量超標。跑步半小時僅消耗約300千卡,但一份火鍋即可攝入超1000千卡。此外,單一的低強度運動(如散步)消耗有限,而突然的高強度運動可能擾亂代謝節律,反而減少總熱量支出。如果運動類型過於單一,比如僅做瑜伽,缺乏有氧訓練,往往體脂率會很高。正因此,減脂方式需結合有氧運動、柔韌訓練、力量訓練。
為何提倡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她解釋,一是確保燃脂高效,中等強度運動可平衡脂肪消耗與身體負荷,避免肌肉過度分解或食欲激增﹔二是健康收益持續,強度適中、易堅持,場地限制少,可避免高強度運動引發的關節損傷或心血管負擔。建議將150分鐘運動分在每周5到6天,每天30分鐘,更易堅持。
許多人小看了“躺瘦”的作用,上海市醫學會科普專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喬穎說,睡不好,瘦不了。
睡眠不足會使“飢餓素”分泌增加,抑制“飽腹激素”(“瘦素”)生成,導致每日多攝入約385千卡熱量,相當於多吃一碗米飯。睡不好,代謝“引擎”降速。深度睡眠階段是生長激素分泌高峰,可促進脂肪分解。長期睡眠不足者,內臟脂肪的堆積速度比正常睡眠者快30%。此外,睡不好也會導致決策系統紊亂,使人更傾向於選擇高糖高脂食物。
睡眠不僅是恢復精力的過程,也是代謝調節、科學減重的重要環節。想要“躺瘦”,首先應保障睡眠時長,18—65歲成年人,建議每天睡7—9小時﹔65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天睡7—8小時。其次,打造優質睡眠至關重要。建立規律作息,每天盡量在同一時間睡覺和起床﹔避免長時間午睡,控制在20—30分鐘﹔睡前1小時避免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減少藍光對褪黑素分泌的抑制﹔睡前避免劇烈運動,閱讀、冥想、泡腳等放鬆活動更有利於睡眠。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顧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