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可賞大月亮和“土星合月”,大彗星本月底也不容錯過

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夜晚,我們能否看到一輪又圓又大的月亮?上海天文館網絡科普部部長、上海市天文學會副秘書長施韡介紹,“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年中秋節夜晚的月亮不是很圓,但是很大,因為本月的滿月是全年第二大滿月。此外,我們在中秋節夜晚還能觀賞土星,因為當晚在月亮躍出地平線的時候,將發生“土星合月”天象。
據介紹,天文學上的滿月出現在每個月的某個時刻,叫作“望”。月球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呈橢圓形,與地球的距離時遠時近,最遠時有40多萬公裡,最近時約35萬公裡。由於萬有引力,離地球近時,月球運行得快一些,遠時運行得慢一些。如果上半個月運行得快,就會在農歷某月十五達到“望”即滿月﹔如果上半個月運行得慢,則在某月十六或十七達到“望”。
去年9月29日,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拍攝的月亮(新華社發)
本月的“望”發生在9月18日(農歷八月十六)上午10︰34,所以中秋節晚上、農歷八月十六晚上的月亮都不是很圓。不過,可以彌補這個遺憾的是,這個月的滿月是全年第二大滿月,所以中秋節闔家團圓時,我們會欣賞到一輪很大的明月。如果月亮在地平線附近,看上去還會更大些。
“月球最接近地球中心的時間是9月18日21︰22,距離為35.729萬公裡,比地月平均距離近7%。”施韡說,“17日、18日兩天晚上的月亮到底有多大?人的肉眼能否看出它們與其他較小滿月的差別?大家不妨親眼驗証。”
他進一步解釋,最大滿月和最小滿月的形成,與月相變化一樣,也是源於月球公轉的橢圓形軌道特征。月球公轉時與地球時遠時近,所以在地球上望去,就有了大月亮和小月亮之分,兩者的視直徑相差1/8左右。因此,滿月也有大小之分。月球經過近地點前后,如果達到滿月狀態,就稱為“超級月亮”。
除了賞月,今年中秋節還能欣賞土星。9月17日18︰22,月亮在我國東部地區剛升起的時候,將發生“土星合月”,即土星和月亮正好運行到同一經度上,兩者間距離達到最近。那時,土星位於月球以南僅0.3度的地方,土星視星等0.6等,比較顯眼。人的肉眼能輕鬆看到月亮旁邊有一顆土黃色星體,那就是土星。
今年9月17日東方地平線上的月亮和土星(來源:水兄/Stellarium模擬)
施韡介紹,本月底還有一個天象值得關注——9月28日,紫金山-ATLAS彗星將過近日點。2023年1月9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首次發現了這顆彗星。同年2月22日,南非ATLAS計劃報告它存在彗星特征。這是近年來觀測到的少有的大彗星,曾一度被認為亮度可達0等,有望成為一顆“世紀彗星”。
C/2023 A3 (紫金山-ATLAS) 彗星路徑(來源:水兄/Stellarium模擬)
近期,隨著紫金山-ATLAS彗星與太陽的距離越來越近,其亮度有迅速增加的趨勢。9月下半月,亮度有望達到肉眼可見的程度。9月28日過近日點時,亮度可能達到2—3等,但估計無法達到0等。當天清晨5︰30左右,彗星的地平高度為10度左右,觀測難度不小。天文愛好者須尋找沒有光污染、東方地勢開闊的地方進行觀測。“9月的最后一周和10月頭幾天,是這顆彗星的最佳觀測窗口,天文愛好者不容錯過。”施韡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