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點增50% 上海市民藝術夜校秋季班周五報名

總校之外設37個分校,教學點增加近50%,開設1125門課程
市民藝術夜校秋季班周五報名
上海市民藝術夜校秋季班報名將於8月9日10時啟動。昨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透露,上海市民藝術夜校(簡稱“夜校”)秋季班以上海市群眾藝術館為總校,聯動設立了37個分校和367個教學點,共405個點位,相比春季班教學點增長近50%,進一步拓展商圈、集市等新空間。今年秋季班計劃開設1125門課程,招收學員2.8萬人,以往受歡迎的課程將進一步擴容,並開出賽車等新課程。
夜校開進夜市
在今年普陀文化館分校新開出的上海競跡科技體育創新互動中心教學點,新增課程“競速光輪模擬賽車初級班”邀市民體驗身臨其境的賽車操控。該中心開發的全球首套模擬賽車科技體育教學系統,曾獲中科院中國人工智能學會2019年度最佳貢獻獎。
秋季班,普陀區將夜校搬到商圈、公園、樓宇和集市,市民不僅可以到地標建筑天安千樹教學點內體驗NGF卡牌課程,還能到充滿煙火氣的真如高陵集市裡學習非遺課程。普陀區文化和旅游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孫勇介紹,真如古鎮有竹絲編、瓷刻等非遺傳統項目,深受青少年喜愛。此次真如街道在夜市開辟相關場地作為夜校點位,將市集和藝術培訓有機結合,學員上完課后,還能逛市集,購買產品。
其他各區分校也新增不少教學點。閔行區群眾藝術館分校將夜校教學點開進了馬橋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在解決“一間房”“一張床”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決“一堂課”的問題。
各區分校中,靜安、鬆江、金山、崇明四個區課程和教學點增量較為突出。
市群眾藝術館副館長徐皓介紹,在秋季班教學點位中,園區、樓宇、商圈及其他社會機構佔20%﹔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院團院校、街鎮等點位佔80%。9月上旬起,總分校以及教學點將同步開學,自此,夜校已覆蓋全市街鎮,點位不斷下沉,離市民更近,“希望能逐步打造出15分鐘的夜校服務圈”。
師資更加專業
夜校秋季班主打“大文化”概念,“左手”是現代時尚、科技與文化融合,“右手”是傳統文化傳承。據介紹,1125門課程裡,生活時尚類課程佔30.37%,舞蹈類課程佔22.13%,音樂類課程佔14.78%,傳統文化類佔14.9%。傳統文化類課程中包括非遺課程,非遺相關課程數量在課程總數中佔比10.3%,並涵蓋20個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和48個市級代表性項目。
市群眾藝術館總校共推出63門課,新增美術學習活動設計與實踐、針灸與經絡外籍班、沒骨花卉扇、魔都手繪游記等入門課程,另外將學員基礎廣泛的小提琴和漢服舞班調整為提高班。上海市曙光醫院繼去年加入夜校,在總校推出中醫養生課程受到市民歡迎后,今年將課程拓展到浦東、黃浦和上海報業集團三個分校。曙光醫院社工部主任曹康介紹,醫院非常重視教學質量,為此專門組織集體備課,課程內容專為夜校開發,兼顧文化傳承與科技創新,並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今年更多專業組織、協會加入夜校,隊伍更專業,師資力量更強。上海藝術研究中心聯合上海京劇院加入夜校,在藝研所和上海京劇院教學點開出“京劇麒派老生班”課程。同濟大學人才培養與產學研合作基地分校牽頭把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上海公益咖啡館、美學生活空間等場地作為教學點,設置並推出皮影、折扇、木版水印、古琴等課程。上海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推出創意寫作、電影鑒賞、短視頻制作、短視頻賬號運營基礎、滬語、陶笛等課程。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上海市民文化協會、新長寧東展教育、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宋之歌等機構也加入夜校陣營,為市民帶來特色課程。
今年秋季班外籍人士班進一步擴容,在春季班受歡迎的江南點心、滬語等課程基礎上又開出針灸與經絡等新課程,總計達9門課程。
市民藝術夜校總校負責人、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館長吳鵬宏表示,夜校將完善准入機制,加強過程管理,明確退出機制,確保進入市民藝術夜校的機構和課程的高品質。(記者 鐘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