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為全人群送上的“民生宴”,如何做到“色香味俱全”?

在中國的傳統美食文化中,“色香味俱全”是對一道佳肴的高度評價。人民城市新實踐中,楊浦為全人群送上的“民生宴”色香味如何?
楊浦小囡的課后時光不僅“科技感”滿滿,還“含金量”十足——有的負責編程,有的負責搭建,機器人上演“追逐打鬧”的“戲碼”﹔出拳、橫踢、劈腿,在世界級裁判的帶領下,孩子們既學習了“有趣的空手道”,也學習了禮儀文化。“家門口的醫院”,飄出中醫文化的“氤氳香氣”——中醫特色流派扎根社區,為患者提供“高標准、同質化”的診療適宜技術服務。街頭的一抹“活力橙”,點亮戶外工作者“家的方向”——早上四點半就上工的環衛工人,在午休時間熟門熟路地走進了“轉角就有”的愛心接力站,“喝杯茶、熱熱飯、歇歇腳”……
天下宴席千千萬,唯有“民生宴”不散。然而“眾口難調”,“民生宴”如何做到“菜品豐富”且“色香味俱全”?
“葷素搭配”,為孩子們烹飪“趣味盎然”的“課后大餐”
課后時光,總能在校園的操場見到孩子們追逐打鬧的身影。而這樣的“追逐打鬧”在五角場小學,成了另一番景象——兩台機甲戰車在賽道上“爭奪”領地,孩子們在電腦屏幕后集中注意力操控,還時不時發出陣陣驚呼。
這是本學期,團區委在五角場小學配送的機器人編程課后服務。12月11日,一批由學生自己編制程序、搭建模型的機器人在學校集中展示。五角場小學學生曹梓涵一提起編程,就打開了話匣子:“我爸爸就是程序員,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代碼,其實我還可以設計出比現在的機器人更復雜的編程,寫編程的過程我覺得很有趣……”
當天,除了機甲戰車,單片機機器人、達奇機器人、四足機器狗也在孩子們中間“活躍”著。“培養編程思維很重要,這有助於同學們更好地理解和解決問題,不僅在編程中,在課業上,在生活中也能派上用場。”學校編程課程負責人龔森林說。
記者了解到,按照低年級和高年級學生認知能力和接受度的區別,學校機器人編程採用分組教學模式,學生們有機會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有的負責編程,有的負責搭建,發揮各自優勢,互相幫助,共同完成項目。這種合作方式不僅增強了團隊協作精神,還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無人車自動駕駛、ChatGPT……如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科技創新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龔森林告訴記者,本學期的課程,同學們的參與度非常高,特別是通過平時的組別競賽和完成任務,使學生在搭建機器人和編制程序的過程中,提升動手能力、協作能力和創造能力,有目的地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讓他們盡情感受科技創新的魅力。
楊浦小囡的課后時光不僅“科技感”滿滿,還“含金量”十足。
出拳、橫踢、劈腿……12月18日下午4點半,開魯新村第一小學體育館內,鄧梓琪和同學們跟著教練學習“怎麼防壞人”。“學習空手道,不僅可以防壞人,還能強身健體,而且空手道很有趣。”鄧梓琪說。
記者了解到,本學期開魯新村第一小學開展的空手道課后服務,由團區委聯合全國青聯委員、目前中國唯一一位空手道世界雙A裁判馬俊婷聯合打造。課程由世界級空手道裁判執教,一經推出,深受歡迎。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即便是“零基礎”的學生也已熟練掌握空手道的基本拳法、腿法、摔法等多種技術。
如何讓小學生了解空手道,愛上空手道?課程的設計有講究。
“從第一節課開始,我們先教孩子們有關空手道的禮儀,然后才是空手道的技巧。在每節課結束之后,我們會給孩子們布置一些小作業,讓他們練習。下一節課我們會利用半節課時間對之前的內容進行復習,也就是說每一節課都會達到一個復習+教學的程度。”空手道教練張硯池告訴記者。
馬俊婷則認為,空手道的普及不僅僅是強身健體的目的。“空手道首先強調的是崇禮尚德。我們希望教授空手道的過程中,讓孩子們更深刻地感受尊敬師長、與同學團結友愛的禮儀文化。而且,體育鍛煉可以開發大腦,在強身健體的同時,體驗超越自我的境界。”
近年來,依托優質資源,孩子們的課后時光愈發多姿多彩。目前,開魯新村第一小學已有20個社團。“下一步,我們也將繼續加強與團區委對接,推出一批讓同學們學有所成、學有所用的課后服務內容。”開魯新村第一小學校長李亦君表示。
開展好課后服務是推進“雙減”政策的一項重要舉措。未來,團區委將繼續匯聚多方資源,滿足學生課后多樣化發展的需求,讓他們享受到更多更豐富的“營養大餐”。
“家門口的醫院”,飄出中醫文化的“氤氳香氣”
前不久,殷行社區居民石有書發現,家門口的殷行市民健康促進中心升級成了殷行社區運動健康中心,重新對外開放。煥然一新的環境布局和設施設備令石有書十分滿意,拉著一群“老伙伴”前來“擼鐵”,“價格實惠,設施齊全,家門口能有那麼好的健身場所真是太好了。”
不用長途奔波,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優質的健康醫療服務,是每個居民的向往。建設、完善“15分鐘社區生活圈”,講究的就是“精准適配”全人群需求。12月21日,殷行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又添新成員。殷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居民“家門口的醫院”,飄出中醫文化的“氤氳香氣”。
當天,“石氏傷科”代表性傳承人吳軍豪教授工作室在殷行社區揭牌。殷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醫生湯詩、呂廣春以及康復治療師陳誠,正式向吳軍豪拜師。今后,“石氏傷科”這一中醫特色流派將扎根社區,更好地服務患者。
膝骨關節病如何預防與治療?現場,殷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上海市康復醫學會中醫骨傷康復專委會,聯合舉辦中醫骨傷康復適宜技術社區推廣活動。吳軍豪為社區居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科普講座。他介紹了膝骨關節病的成因、分型、典型症狀、誘發因素、預后,並講解了中醫骨傷流派治療膝骨關節病的特色治療方法和適宜技術。最后,吳軍豪深入淺出地解答了社區居民最為關心的保健問題,提醒他們理性選擇運動方法。
如何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獲得“高標准、同質化”的中醫服務?吳軍豪表示,將積極通過上海市康復醫學會中醫骨傷康復專業委員會的學術平台,把上海各著名中醫骨傷流派(例如魏氏、施氏、楚氏傷科)的骨傷康復適宜技術、臨床經驗、診療技術、診療規范,帶到社區,更好滿足社區居民對中醫骨傷康復醫療的迫切需求。在惠及百姓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幫助提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骨傷康復領域的醫療服務水平。
“名醫名家進社區”,是基層醫療服務發展的一大“助力”。殷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崔明說,下一步將以群眾健康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海派中醫骨傷康復技術特色優勢,持續深入探索引進“名醫名家”,培養更多中醫康復骨干人才,通過多種模式,讓“名醫名家”在社區開展診療帶教、科研協作、骨傷康復適宜技術推廣,讓更多居民方便快捷地享受到海派中醫骨傷康復的特色服務,努力推動骨傷康復醫學發展。
街頭的一抹“活力橙”,點亮戶外工作者“家的方向”
每天四點半,上海楊浦環境發展有限公司海昕保潔分公司清道班的朱彥奎就上工了,最近天氣寒冷,帶的飯菜也冷得快,不過朱彥奎毫不擔心,因為街頭的一抹“活力橙”,就是可以“熱飯、歇腳”的地方。
這抹“活力橙”是四平路街道總工會戶外職工愛心接力站,它於本月啟用,靚麗的外觀在街區中十分醒目,讓戶外工作者一下就能找到“家的方向”。
12月20日中午,站內暖意融融,外賣配送員、環衛工人、郵政快遞員等一批戶外工作者陸續來到這裡小歇片刻。朱彥奎告訴記者,有這樣一個熱飯熱菜的地方很實用。“我正好負責這一片的清道工作,休息的時候常來這裡,喝杯熱茶,熱熱飯,歇歇腳。”
當天,四平路街道總工會在此開展戶外職工集中送溫暖活動。收到“暖心三件套”,鞍山路郵政支局的王建梅很滿意,“護膝、手套、保溫杯,都是我們在戶外工作時很需要的。我是騎電瓶車給大家送報紙的,冬天在路上,風嗖嗖往衣服裡鑽,戴上護膝和手套會好很多,心裡也暖洋洋的。”
“這次主要是在大椎穴部位艾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現場,四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醫生馬曉琳還為戶外職工送上了艾灸服務。馬曉琳同時提醒,冬天在戶外工作,一定要保護好脖頸部位,可以降低風寒襲擾。
楊浦區職工服務中心四平分中心工會小組組長季應時表示,除了提供冷熱飲水、免費充電、應急用藥等服務,四平路街道總工會戶外職工愛心接力站將努力開辟健康宣講等功能,為終日奔忙的戶外工作者送上社區的溫暖、城市的溫度。
(來源:上海楊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