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重釋“文明”》二胡情景音樂會在奉賢區舉行

2023年07月14日17:13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二胡配管弦,“絕響”煥新聲,《重釋“文明”》二胡情景音樂會在奉賢舉行

7月13日晚,由奉賢區國家級非遺項目“江南孫氏二胡藝術”的代表性傳承人汝藝和九棵樹愛樂樂團合作帶來的《重釋“文明”》——大型多媒體孫文明二胡情景音樂會在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舉行。

據了解,孫文明是與劉天華、華彥鈞齊名的我國三大民間音樂家之一。他四歲時因患天花而雙目失明,十二歲時父親去世,迫於生活,曾學算命,到處流浪,后學二胡為謀生手段。其短暫的一生留下了11首經典原創曲目,其中部分曲目被上海音樂學院收錄,成為孫文明三十四春秋之“絕響”。他的人生就像他最經典的作品《流波曲》一樣,雖為草根藝人顛沛流離卻始終堅守藝術理想,最終登頂民族音樂的殿堂。而在二胡演奏技藝方面,孫文明極富有創造性,能根據樂曲表現的需要採用獨特的八度定弦。此外,孫文明在二胡樂器形制、樂曲創作等方面都有獨到的貢獻。

音樂會上,汝藝教授和九棵樹愛樂樂團合作演奏了孫文明的5首代表作《流波曲》、《彈樂》、《夜靜簫聲》、《志願軍歸國》和《二琴光亮》。本次音樂會主題之“重釋”一語雙關,既是指對孫文明二胡藝術的重新闡釋,更是指“重新釋放”。這些曲目由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進行再度創作編配,將孫文明二胡所蘊含的韻律風格、審美情趣與西洋管弦樂配器有機結合,全景呈現了奉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江南孫氏二胡藝術”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傳承活力和藝術魅力。

奉賢是孫文明藝術人生的歸處,也是《流波曲》的誕生地。本次音樂會聚焦上海國際大都市文化軟實力提升和奉賢“賢美文化”、“新江南文化”打造,旨在以上海市奉賢區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江南孫氏二胡藝術”為引領,實現非遺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

記者還了解到,“天弦琴夢”孫文明二胡藝術的保護與傳承主題圖片展也已同步開幕,廣大市民和音樂愛好者可前往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觀看。

(作者:沈思怡)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