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目超4萬噸鋼結構制造任務完成!寶山這家企業今年實現“開門紅”
經過3年零6個月加工制造,近日,中冶鋼構完成單個項目超4萬噸的鋼結構制造任務,實現“開門紅”。
3月30日,隨著最后一個鋼結構件下線,中冶鋼構制造事業部制造一廠承接的南京金融城二期東區項目鋼結構加工任務順利完成。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80萬平方米,地上超高層建筑5棟,主塔樓建筑高度416.6米,鋼結構總量近4.1萬噸,建成后將成為南京市結構最高的建筑。
“這個項目的鋼結構總量相當於一艘中型航母的重量,我們攻克了鍛件與高強鋼的焊接技術,實體預拼裝與數字化預拼裝相結合的技術。”中冶鋼構制造事業部制造一廠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桁架層的一個鍛件在700毫米×800毫米這樣一個截面,它又是和不同的高強鋼一起焊接,鋼板厚度100毫米,焊接難度非常大,這在國內也是首次。”
最終,項目核心的桁架預拼裝以“柱軸線偏差3毫米,整體尺寸偏差5毫米以內”完成驗收,展現出企業大跨度大體量非平面折線形重型桁架預拼裝技術實力和高質量加工水平。
在圓滿完成任務交付同時,中冶鋼構繼續聚焦國內高端,緊跟“一帶一路”,瞄准世界市場,今年訂單質、量齊升。今年一季度,企業各項經濟指標繼續呈現出向上攀升的良好發展態勢,實現了一季度的“開門紅、開局穩”。作為目前上海地區鋼結構制造最大的廠區,中冶鋼構制造事業部制造一廠今年訂單量比往年增長三成。“今年一廠在手的訂單約10萬噸,一半以上的項目都是出口項目,而且是一些高附加值的項目,比如說剛果金的銅冶煉項目、印尼金光紙業項目、韓國浦項項目、寶鋼沙特S項目等。”中冶鋼構制造事業部制造一廠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應對訂單增長,各個生產車間一片繁忙景象。除了傳統作業方式,今年企業還新引進了焊接機器人、智能坡口機器人等智能設備,為加工制作提質增效。
在下料作業環節,記者看到,通過一台激光切割智能設備,切割、鑽孔游刃有余,全自動完成。據介紹,使用該數字智能設備后,1個技術工人可替代原先1個班組20名工人的作業量,效率比傳統作業提高9倍。
“我們的智能化分三步走:第1步,今年要實現下料的智能生產﹔第2步,明年要實現二次裝備工序的智能化﹔到2025年實現噴砂油漆工序的智能化,每年投入大概在1,500萬到2,000萬之間,最終達到無人化工廠。”目前,制造一廠正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為發展方向,不斷提升智能制造核心競爭力,服務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制造強國戰略。
(來源:上海寶山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