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一年之計春為早,活力生產開新局

新年伊始,春氣奮發,全國各地忙開工。在金山區朱涇工業園區內,大大小小的貨車進進出出,一箱箱貨物正在被不斷裝進貨車,工人們加班加點趕制訂單,機器的轟鳴聲不絕於耳,一派繁忙景象,眾多企業捕捉到開年經濟復蘇的強勁信號,鉚足干勁加快生產。企業生產經營狀態“滿格”,離不開創業環境的持續優化。近年來,金山區不斷提升營商服務水平,在提檔升級工業基礎設施與解決好企業發展難題上雙向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機會往往藏在困難背后
近年來,受全球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服裝行業成了很多人眼裡的夕陽產業。但位於朱涇鎮的永太服裝有限公司逆勢上行,尤其在過去的2022年,永太實現了“三個加”:產值加、稅收加、員工收入加。如何於危機中育新機,剛從日本出差回來的負責人李長虹向記者介紹了他的“突圍”之道。
李長虹在檢查服裝生產。(採訪對象供圖)
“做企業要專注,服裝行業我做了40多年。”59歲的李長虹說。“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是老百姓生活之本,無論大環境如何變化,老百姓對穿服裝的需求不會變,穿暖更要穿好,穿暖能解決企業發展的基礎,穿好能為企業帶來更好的收益。打鐵還要自身硬,隻要把自己能做的發揮到極致,就不怕得不到訂單。”據悉,永太西裝多年實現零次品、零投訴、零延期,近年被合作商優衣庫評為全球優秀工廠,產品遠銷25個國家和地區。
年后初八永太復工,相較往年提前了2天,員工返崗率仍能達到93%。談及內部管理與制度建設,“永太經驗”重在“以人為本”。一方面,利用大數據“雲管理”,自上而下實現生產全流程監督覆蓋,創建學習型組織,開展定期教育,提升員工素養,同時自下而上開辟通道,讓員工為企業發展建言獻策,推動良性內生循環。另一方面,為員工提供血壓、體重等健康指標的日常監測,以逐年上漲的收入回饋員工,始終把對利潤的追求放在對員工的關懷之后。
企業的發展會遇到各種問題,見招拆招,需要不斷優化升級。李長虹坦言,從服裝小作坊起家,時至今日成為年產值超3億的企業,一直在思考如何發展自主服裝品牌,“海草”和“駱駝草”就是全新的嘗試。除了與優衣庫等多家採購方保持長期合作外,近年來,李長虹還籌劃開拓醫護服、勞保服等多條生產線,納入自主品牌體系,進一步打開市場。“有困難也要上,機會往往藏在困難背后。”李長虹如是說。
認清形勢,跟上趨勢,咬緊牙關不放鬆才能助力企業長青。年近花甲的李長虹並沒有選擇“躺平”,他判斷,接下來整體環境將會快速回暖,今年春節期間的消費熱情就是一種映射,永太也將腳踏實地,穩中求變,逐步加大投資,開拓更多的事業渠道。
做好杯子也不容易
無獨有偶,在朱涇鎮另一家公司生產車間,春節剛過,人員忙碌、機械轟鳴,各條生產線已經有序復工,封裝產品的紙箱摞了有兩米多高。“近期我們生產基地的發貨量達到了每天1000立方左右,滿載的運輸貨車成批地往外走。”上海市宜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炳輝介紹道。
宜可員工正在檢查產品生產情況。(趙逸赫 攝)
宜可既有可回收的塑杯及杯蓋,又有全降解塑杯及杯蓋,該降解產品由聚乳酸(PLA)加工而成,此類包裝材料在填埋時能夠完全分解,生成無毒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降低對環境的污染。主要採購方是咖啡、奶茶等一些龍頭快銷品牌。
自2019年初創,宜可經歷了一段“愁雲慘淡”的時期。原材料上漲、物流中斷、設備停機,員工每天隻能靠擦拭停運的機器打發時間,每天都會有員工問何時能恢復生產。王炳輝回憶,最難的時候感覺真的“繃不住了”,為了能留住團隊,公司不但沒有裁員降薪,反而提高員工工資,緩解員工的焦慮情緒。看著每況愈下的經營情況,隻能靠每天給中層管理團隊做飯來緩解自身壓力。
王炳輝表示,這幾年,隻要有時間,就想盡辦法提質增效,時刻等待市場恢復。正是有了這幾年的蟄伏,為公司的實力提升積蓄了能量。現階段,用於生產的所有模具均由內部團隊研發、設計和制作,10天即可開發一款新品,單一提供印刷圖案則隻需3天。從2020年到2022年,宜可共獲得16項專利。
“做杯子容易,做好杯子也不容易。”王炳輝說。除卻在材料上下功夫,研發生產還需兼顧功能性、體驗感和差異化。例如推出直飲杯蓋,減少吸管使用率﹔針對外賣配送等場景中,杯身晃動甚至翻倒的情況,防洒漏設計最大程度減少液體溢出﹔為貼合品牌的個性化需求,設計特色杯身形態……
“今年大家信心更足,餐飲消費會很快復蘇並且持續增長。我們能夠感受到茶飲品牌實際銷量和門店數量的上漲,門店布局也在拓展。”基於對形勢的樂觀預測,王炳輝表示:“2023年宜可將在去年產值基礎上努力實現1億元到1.5億元的增長。”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年后各企業都在忙開工,現在還存在一定的人力短缺現象。王炳輝介紹,園區、政府有關部門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積極幫助搭建招工渠道和信息,為了補上近20%的人力缺口,公司於近日參加了朱涇鎮的現場招聘會,人力短缺問題得到逐步緩解。
企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縮影。朱涇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蔣春杰介紹,新的一年已迎來“開門紅”。今年1月,許多新的招商引資項目已成功落地,目前,正在洽談的意向性企業有14家,項目涵蓋一二三產,涉及食品加工、新材料等多領域,各方正在積極努力促成項目的順利進行。
朱涇鎮黨委書記夏紅梅表示,打響招商引資“牌”的關鍵在於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在把握原有方向的基礎上,今年,該鎮將繼續想方設法讓企業進得來、安得下、留得住、發展好,當好服務企業和項目建設的“店小二”,為企業排憂解難,有效保障招引項目高效推進,全力支持龍頭企業積極延鏈補鏈強鏈。
近年來,金山區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主動出擊、精心謀劃。把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作為在開年后第一個面向全區召開的專題工作會議,把這項工作作為優先事項、放在突出位置。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新年剛過,一批圍繞新材料、高端智能裝備、生命健康和生產性服務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落地金山。越來越多的企業、人才“用腳投票”到金山投資興業,區域發展活力得到有效激發。據統計,金山每年新設市場主體數,約佔全市十分之一,始終保持在全市前列。
金山區委書記劉健表示,一直以來,金山始終把市場評價作為第一評價,把企業感受作為第一感受,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頭號工程”。全心全意做到政企溝通“零距離”、解決問題“零停滯”、政策落實“零障礙”,全力以赴為各類企業主體發展壯大保駕護航,吸引更多市場主體來金山投資興業,同享一片藍天,共建一方熱土。
(來源:i金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