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今日入伏,上海高溫暫緩,新一波炎熱沖擊下周來襲,會更熱嗎?

2022年07月16日10:16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今天(16日),全國開啟“加長版”三伏天,伏日數量長達40個。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又撞上上海最近連續出現極端高溫天氣,接下來會更熱嗎?

本周三和周四,申城連續兩天出現40℃+極端高溫,多個氣象指標刷新百年氣象紀錄。到了夜晚,酷熱余威不散,市區基礎溫度保持高位,導致昨天(15日)早晨中心城區(徐家匯站)最低氣溫也有32.7℃,由此打破歷史最低氣溫的最高紀錄。這意味著,我們經歷了史上最熱的一個夜晚。所幸解暑降水在白天及時趕到,大雨酣暢淋漓,及時阻斷了來勢洶洶的升溫之路,中心城區(徐家匯站)氣溫最終定格在37.9℃。

截至昨天(15日),上海今年35℃及以上高溫天數累計已達16天,37℃及以上10天,40℃及以上3天。好消息是,從今天開始,上海連續極端酷暑天氣會告一段落。上海中心氣象台預報顯示,受東北冷渦影響,副熱帶高壓南落,今天到下周二,申城從“特別熱”回歸“正常熱”,最高溫在高溫線上下浮動,降至34到36℃。

全國正式入伏,意味著多地會開啟“蒸烤一體”模式。這個消息,對於已經“熱糊了”的南方來說,可以說是十分“驚悚”。

隨著副熱帶高壓再次加強,上海下一波連續高溫天氣會在7月20日到來。不過氣象專家表示,這輪高溫強度不及本周,預計極端最高氣溫37到38℃。由於持續高溫,大氣中不穩定能量增加,午后易出現局地雷陣雨,並可能伴有短時強降水和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不同於高溫“全勤”的上海,一些城市終於能夠“喘口氣”。比如重慶,過去一周最高溫始終在40℃上下,下周初最高溫將跌至32℃。這是因為副熱帶高壓向南撤退,副高外圍切變系統帶來降水,四川盆地至長江中下游地區部分地區的高溫才有了明顯緩解。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加長版”三伏天?其實,“加長版”三伏天十分常見,2016年、2018年、2020年都出現過,均為40天,比“普通版”多了10天時間。主要是中伏會比一般年份多一倍,達到20天之久。

時間長,並不意味著熱度高。氣象專家表示,中伏加長只是日期排列問題,並不代表加長版中伏就一定會熱20天。

從歷法上看,每年“夏至”以后的第3個“庚日”始入“頭伏”,而“立秋”之后的第1個“庚日”才入“末伏”。如果“夏至”和“庚日”距離較遠,就會壓縮整個中伏長度,隻有10天。如果“庚日”離“夏至”日近,中伏就有20天。

從氣象學上講,高溫日數多少跟伏天時間長短沒有必然的關聯性,而是由大氣環流背景,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強度和控制的時間等因素決定的。如果冷空氣和台風都不活躍,副熱帶高壓越強,盤踞時間越長,天氣也就越熱。

(責編:龔莎、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