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GDP總量首次突破4萬億元

壓力之下工業增長醒目,創新轉型發展效應已經悄然顯現

2022年01月22日07:38 |
小字號

增速:8.1%

8.1%,2021年全國和上海的GDP增速都跑出了這個數字。這是近10年來,人們首次在全國經濟增長的百分號前看到數字8。“十一五”到“十二五”再到“十三五”,GDP增速從平均10%以上,逐步降到7%,再降到6%。

2021年,人們再次見到了久違的8%。這是各界公認的較快增速。

毋庸諱言,8%背后是上一年度因為疫情而導致的低增長基數。如果計算兩年平均,8.1%就要被攤薄到5.1%(上海為4.8%),經濟增速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回頭來看,2021年著實是困難重重的一年。困難,從2021年開頭就有預判。這一年,全國和上海都把當年的經濟增速目標定在了6%。這是若干年來從未有過的低預期。李克強總理在2021年的全國兩會上說,“預期目標設定為6%以上,考慮了經濟運行恢復情況。”

到了2021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當年的經濟工作時,指出我國經濟面臨三重壓力——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這是全國面臨的困難,同樣是上海面臨的困難。

8.1%的不俗增速正是在這樣嚴峻的環境下取得的。

總量:4.32萬億

如果說8.1%的增速受上一年基數影響,是相對值,那麼,經濟總量則是絕對值。

從總量來看,2021年對於上海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這一年,上海的GDP總量首次超過4萬億元,達4.32萬億元。

4萬億到底是個多大的數?放在不同尺度的坐標裡比較,才有更直觀的感受。

在全國范圍內,4.32萬億元經濟總量位於國內所有城市之首。2021年,上海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4萬億元城市之一。另一個是北京。北京與上海在同一周發布核算結果,宣布GDP首度躍上4萬億元台階(40269.6億元)。

放在全球經濟中心城市去看,因為統計口徑各異,GDP排位沒有權威數據可以參照。但是檢索各類城市榜單會發現,上海、北京與紐約、東京、洛杉磯、倫敦等幾座城市共同處於第一陣營應該沒有多大疑問。

如果再放大坐標軸,把上海、北京從全國經濟中單列出來,與全球經濟體比較,可以看到,它們的GDP總量都僅次於排名第20位的沙特阿拉伯,領先於波蘭、瑞典、以色列、新加坡等諸多經濟體(據世界銀行2020年統計數據)。

回望上海經濟發展歷程,新世紀以來已4次突破新的萬億關口:2006年破1萬億元,2011年破2萬億元,2017年破3萬億元,2021年破4萬億元。間隔分別是5年、6年、4年。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長馬海倩估算,2022年經濟增速若以5.5%計算,上海GDP將在“十四五”內突破5萬億元大關。

工業:9.5%

21日發布的《2021年上海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中,共介紹了8方面情況,排在最前面的是工業。

這樣的排序既不尋常又飽含深意。關心上海經濟發展的人都知道,服務業長期以來是上海的主導產業,GDP佔比超過七成。上海的服務業不僅體量大,增速也快。“從2005年開始,除個別年份以外,服務業增速都大於工業。”馬海倩說,“從歷史來看,上海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服務業拉動的。”

反觀工業,當前佔上海GDP兩成多,份額遠遠小於服務業。若看工業增速,2008年以來基本上是個位數,個別年份甚至小於個位數(如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前的2019年為0.4%)。

2021年,情況有所變化——上海工業增速反超服務業,兩者分別為9.5%和7.6%。2021年上海工業增加值首次突破1萬億元,規模保持全國第一。統計數據顯示,全年全市35個工業行業中有28個行業產值實現增長,增長面為80.0%。反觀服務業,雖然穩步恢復,但行業間發展不平衡。快的,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均為兩位數﹔慢的,如旅游業等,受疫情影響較大,還沒有完全恢復。

2021年上海工業9.5%的增速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即使計算兩年平均,增速也達到了5.4%。回望過去10年的經濟數據,超過這個水平的僅有兩次(2017年6.4%,2013年6.3%)。

“‘十三五’期間上海工業的平均增速為3.0%,2021年,‘十四五’開局之年,這個數字躍升到了9.5%。我覺得這個變化值得跟蹤和關注。上海工業有可能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軌道。”馬海倩說。

透過數字

除了增速8.1%、總量4.32萬億等公眾普遍關心的指標,其實還有不少細化的數字值得品味。就2021年上海而言:

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產業制造業產值增長18.3%﹔

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4.6%﹔

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生物產值同比增速分別為1.9倍、16.1%和12.1%﹔

……

諸多高增長數據都指向一個關鍵詞:創新驅動。專家認為,大城市積累到一定規模,經濟總量的擴展速度會減慢,未來大城市的增長極作用要更多體現在創新上。依靠創新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寫進了2022年市政府工作報告。

不單單是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即使是傳統行業,創新也在普遍進行。以港口為例,2021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703.3萬標准箱,連續12年排名世界第一。吞吐量攀升,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技術創新。

“船舶到港不均衡,過去調度起來很困難。有時這邊碼頭船舶排隊,那邊碼頭還有空泊位。”上港集團生產業務部副總經理楊焱濱說,各個碼頭忙閑不均,降低了港口使用效率。

疫情期間,上港集團引入了一塊智慧大屏,依托大數據協同港口內所有碼頭。哪個碼頭空了,船舶就駛入哪個碼頭。僅2021年8月,上港集團就調度了60多艘干線集裝箱船。疫情下歐美港口普遍擁堵,上海港卻向效率要增量,屢破生產紀錄。

像港口這樣,借助創新驅動增長的例子在上海大地上、在統計數據中,都能找到一個又一個實例。

“上海創新轉型的發展效應已經悄然顯現。”馬海倩說。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宰飛)

(責編:葛俊俊、韓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