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后,上海又有一件大事要發生!期待!

金秋十月,申城迎來收獲的季節。還有30天,第四屆進博會就將如約而至,給處於艱難復蘇中的全球經濟,帶來一抹亮色。
企業迫不及待
進博會是世界企業的舞台,也是一面折射中國經濟活力的鏡子。
盡管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處於大流行狀態,但第四屆進博會展覽面積超過36萬平方米,啟用14個場館,簽約參展企業數量和國別(地區)數量均超過去年,境外中小企業組團參展企業數同比增加30%。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踴躍,回頭率超過80%。
不僅如此,第四屆進博會將有數百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前來“全球首發、中國首展”﹔不少行業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也將展示其首發產品﹔圍繞“雙碳目標”,參展商還會競相展示最前沿的降碳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國家會展中心進口博覽會展覽部副總經理周伶彥表示:“第四屆進博會‘首發經濟’能級不輸去年。”
中國“進博之約”熱情拳拳,全球企業積極回應。眾多參展商中,今年首次參加進博會的德國拜爾斯道夫集團心情尤為迫切,不僅一舉拿下504平方米參展面積,還帶來集團近10個國際知名品牌以及多項德系美妝黑科技的中國首展、亞洲首秀首展乃至全球首發首展。
德國拜爾斯道夫集團東北亞董事總經理薛薇坦言:“事實上,我們與中國、與上海、與進博會舉辦地‘四葉草’有著難舍難分的情緣。”原來,130年前,他們生產的藍罐裝妮維雅潤膚霜(當年命名為“能維雅”)就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國際護膚品牌之一﹔1994年,正式與上海日化二廠挂牌成立中外合資企業,命名妮維雅(上海)有限公司,是較早一批來華建廠的外資美妝巨頭﹔2000年前后,在西虹橋區域的蟠中路附近,他們買下一塊面積約60畝的土地使用權,作為新廠房儲備用地﹔而到了2011年,當這塊土地被納入國家會展中心整體規劃,青浦區政府提出希望回購土地使用權時,“為了全力支持‘四葉草’的建設,我們欣然簽約,決定搬遷。”
1994年,妮維雅(上海)有限公司揭牌。
“在闊別‘四葉草’10多年后,我們再也不能等了,這裡是我們的‘初心之地’,更是我們再出發的‘原點’。”薛薇說,“我們將借助進博會,為中國消費者引進更多高品質的產品和品牌,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以此深化對中國長期的承諾。”
防控“繡花功夫”
今年的進博會更加“不一般”。場館內,第四屆進博會將使用三維建模、虛擬引擎等數字化手段,首次舉辦一屆線上國家展﹔場館外,上海聚焦“人、物、館”,緊盯“入城口、居住地、展館門、活動點、流動中、監測哨”,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編織起一張“智慧大網”嚴陣以待,“繡花功夫”越發精准、到位。
記者了解到,第四屆進博會將把安保措施與疫情防控相結合,把健康碼、核酸檢測、疫苗接種數據納入証件系統﹔設置兩道測溫過濾線,通過測溫驗証一體機,同步實施測溫、証件查驗。第一道過濾屏障將在外圍出入口、天橋、地道及地鐵出口設置18處測溫點﹔第二道過濾屏障將在場館主體建筑設置21處驗証口、99套一體化測溫驗証設備。
9月22日,第四屆進博會城市服務保障首場綜合演練舉行。圖為正在進行的測溫過濾線前置及安全健康一體化檢測演練科目。
9月22日,第四屆進博會城市服務保障首場綜合演練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行。
管住人有妙招,管住物也有好辦法。
9月27日,第四屆進博會迎來首批進境展品。在上海會展中心海關報關大廳的進博會專窗,這批展品通過“無紙化通關”流程,隨著鍵盤上“滴答”一聲的審核按鍵操作,瞬時實現申報放行無縫對接,快速完成通關。上海海關負責人表示:“為確保監管到位的前提下大大提升展品通關效能,今年我們還會探索把AR眼鏡、RFID射頻定位識別等新型技術應用在‘智慧監管’中。”
“國慶節后,依托‘隨申辦’搭建的‘進博隨申’服務專欄就可以上線了。”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進博隨申”服務專欄分找展商、訂美食、看展館、尋車位、查活動、選交通、享服務、追新聞、雲看展、兜上海等子欄目,“無論是展客商、專業觀眾還是普通市民都可以像‘網購’一樣知曉和體驗線上進博會的風採。”
當然,如果你是某些領域的重度用戶,一些專業APP可以幫你更快“找到北”。上海市氣象局負責人介紹,“上海知天氣”APP的進博會氣象保障模塊已完成准備工作,待進博會進入實戰階段上線,為決策方、參展方、中外記者、公眾等提供中英文氣象服務。
參加第四屆進博會城市服務保障工作的氣象應急車。李茂君攝
“上海停車”APP也給力。上海市交通委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確保第四屆進博會“行得暢”,他們進一步優化停車預約系統,通過“登記分配+自由預約”兩種方式對外提供停車預約服務。社會公眾通過“上海停車”APP及其關聯小程序、公眾號進行泊位在線預約、停車導航、無感支付、在線取票,實現全智慧停車場景應用。
軌道交通方面,市交通委專門在地鐵徐涇東站、諸光路站設置移動票務終端,包含全票種的檢票、補票、更新和售票等多項票務功能,且可支持二維碼購票、互聯網支付等功能。
緊抓“中國機遇”
進博會不光讓全球500強、行業龍頭企業紛至沓來,也是全球中小企業緊抓“中國機遇”的橋梁和紐帶。上海專為進博會搭建的56個“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就是讓全球中小企業參展進博會6天,獲得優質營商環境365天貼心服務的“企業之家”。在喜迎第四屆進博會開幕倒計時30天的日子,這些“6天+365天”平台也正在企足而待。
國慶前夕,地處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核心區申昆路的一處工地一派歡騰,經過一年多緊張施工,已經露出玻璃幕牆“真容”的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橋品匯”)二期A棟進入收尾階段。
上海虹橋國際進口商品展銷有限公司總經理蔡軍介紹,10月下旬第四屆進博會迎來開幕倒計時10天之際,這棟建筑的一樓將率先向公眾開放,消費者不僅能買到歷屆進博會的網紅展品,還能在第一時間購買到第四屆進博會同款商品。
入駐企業則能享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或者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為進博會量身定制的“展轉保”(展品轉為保稅展示交易商品)和“展轉跨”(展品轉為跨境電商商品)等貿易便利化政策。“明年‘五五購物節’前夕,二期A棟將整體投入運營。2023年6月底,近13萬平方米的二期B棟將全面建成。”
虹橋品匯二期A棟效果圖。
連日來,地處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西虹橋片區的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簡稱“綠地貿易港”)內,工作人員正在為國慶黃金周的一波客流高峰忙碌。
綠地集團總裁助理、貿易港集團總經理薛迎杰告訴記者:“進博會越辦越好,綠地貿易港的定位也越來越明晰,就是要成為海外品牌進入中國的‘首秀場’‘加速器’和‘流量池’。”
截至目前,綠地貿易港開業的國家館已達到63個。據悉,在相關國家駐華使領館授權下,第四屆進博會前夕,這裡將再新開業17個國家館,涵蓋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古巴、烏拉圭等。
圖片
國慶期間,綠地集團在南京路步行街上打造的“進博集市”成為全國游客的熱門打卡地。
早在首屆進博會前,上海市貿促會就成立了上海國際進口交易服務有限公司,專門搭建進博會“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今年,針對疫情特殊時期,他們又專門增設全新移動端數字化營銷工具應用,嵌入線上線下、幫助不能來進博會現場的全球中小企業對接會前、會中與會后。
上海市貿促會負責人介紹,11月8日,第四屆進博會重點配套活動、由全國僑聯主辦的“僑聯五洲,滬上進博—2021華僑華人與中國市場高峰論壇”將在國家會展中心召開,上海市貿促會將全程參與主論壇與主題為“華人華僑與中國市場貿易服務對接論壇”的分論壇,屆時,這一移動端數字化營銷工具將得到正式啟用。
(來源:今日閔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