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監管局局長解冬:“滬港通”“債券通”平穩運行,“熊貓債”規模擴大

2021年05月21日17:06  
 

上海繼續位居全球第三位。

在20日舉行的市十五屆人大第三十一次會議上,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解冬作了關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情況的報告。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和持續發展,上海已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2021年3月,在英國智庫Z/Yen集團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中,上海繼續位居全球第三位。

“聚焦中央交給上海三項新的重大任務,抓緊推進落實。”解冬說,在臨港新片區方面,推動國家出台“金融30條”,發布“新片區金融50條”,率先實施優質企業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等一系列金融創新舉措。在科創板方面,市場運行總體平穩,科技屬性更加突出,有力支持了科技創新關鍵行業發展。制定並落實“浦江之光”行動,建設企業庫和政策庫,形成梯次上市的良好局面。在長三角一體化方面,發布“示范區金融16條”。推進金融服務G60科創走廊、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等建設,全面提升示范區金融服務便利化水平。

報告顯示,本市金融市場發展格局日益完善,金融中心核心功能不斷增強。金融市場從無到有,市場規模從小到大,多項指標躍居世界前列。2020年,上海証券交易所股票市值位居全球第三位。銀行間債券市場規模位居全球第二位。上海黃金交易所場內現貨黃金交易量、上海期貨交易所多個期貨品種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一位。市場產品從單一到多元,推出國債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期權等一系列重要金融產品工具,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等基准利率引導作用進一步發揮,“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銅”等價格影響力日益擴大。

“金融開放樞紐門戶地位更加凸顯,國際交流合作持續擴大。”解冬表示,上海金融對外開放走在全國最前列。擁有各類持牌金融機構1674家,其中外資金融機構佔比超過30%。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全球清算對手方協會(CCP12)和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公司等一大批總部型、功能性金融機構或組織相繼落滬。金融開放“首家”“首批”示范效應明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取得重要進展。銀行間債券、外匯、貨幣等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步伐加快,“滬港通”“債券通”平穩運行,“滬倫通”“中日ETF互通”等成功推出。“熊貓債”發行規模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金融合作不斷深化。

解冬說,下一步將持續深化科創板基礎制度改革,全面落實“浦江之光”行動,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生態體系。繼續做好金融支持“六穩”“六保”工作。推動實施大數據普惠金融應用2.0,有序拓展上線金融機構類型和政府數據項。支持上海“五型經濟”做強做優,更好服務“五個新城”建設。推進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台建設。探索發展人民幣離岸交易、跨境貿易結算和海外融資服務。不斷提升重要大宗商品“上海價格”的影響力。

“加快打造全球資產管理中心,推動金融科技發展和城市數字化轉型進一步提速。”解冬說,將進一步完善多層次綠色金融機構體系和多元化綠色金融產品體系。加強金融法治建設,支持上海金融法院打造成為我國金融司法品牌。強化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合力,形成有效保障金融中心建設的監管體系和制度體系。優化金融集聚區功能布局。健全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工作機制,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王海燕)

(責編:嚴遠、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