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5月18日電 (龔莎)上海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市統計局局長朱民在今天上午召開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上海地區的數據,不僅客觀反映了上海人口的基本現狀以及十年來的發展變化,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過去十年上海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人的素質,統籌城鄉發展的發展進程。總體來看,有以下三個比較明顯的變化特征:
一是常住人口規模穩定增長,但總量增長的規模有所放緩。在過去三次人口普查周期裡,常住人口規模持續增長,但是每個普查周期常住人口淨增量還是有所變化的。在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期間(1990年-2000年),上海常住人口增加307萬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期間(2000年-2010年)增加了661萬人,而這次人口普查的周期內,上海常住人口增加了185萬人。
相比前兩個普查周期而言,近10年上海常住人口總量規模的增長是相對平穩的,這與上海落實國家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規模要求,統籌人口與產業發展、城市布局、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政策措施目標一致。
上海作為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和全球城市體系中的重要樞紐,經濟和人口承載力不斷增強,對於人口遷徙、流動和集聚的吸引力依然很大,這也是上海常住人口規模持續增加的主要因素。
二是中心城區人口密度有所下降,常住人口的空間分布由中心城區向郊區擴散的趨勢愈發明顯。十年來,隨著城市公共交通體系日益完善,區域公共服務資源分布更趨均衡以及經濟產業布局的調整,上海常住人口空間分布由中心城區向郊區疏解的趨勢變得愈發明顯。
這次普查分區常住人口的數據顯示,全市人口的空間分布總體呈現“內減外增”的變化格局,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比2010年減少了30.25萬人,浦東新區和郊區比2010年增加了251.43萬人,中心城區的人口密度由2010年每平方公裡24137人下降到2020年每平方公裡23092人﹔浦東新區和郊區的人口密度由每平方公裡2650人提高到每平方公裡3006人。
三是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快速提升,人力資本水平顯著提高,從這次普查各項數據結構比較來看,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過去十年間,上海常住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有了非常明顯的提升。剛才公布的數據顯示,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010年21893人提升到33872人,提高了55%。
同時,16-59歲勞動年齡段人口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佔比為46.4%,比2010年提高20.2個百分點。這個變化是非常明顯的,這與上海高度重視和大力發展高等教育、以及國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是密切相關的。同時近十年來上海著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大力集聚海內外優秀人才,這對流入人口的結構也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這次普查數據也反映了上海在人口和經濟發展方面一些值得關注的情況,如上海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需要主動應對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上海人口整體素質指標提高顯著,各類人才對更加靈活有效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將有新的需求﹔上海中心城區人口密度依然較高,市域空間發展格局需要進一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