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啟動在滬外籍人士新冠疫苗接種服務,預約登記操作平台同步啟用。一朵“健康雲”,疫情防控期間發揮大作用。
上海推進疫苗接種服務時,“健康雲”快速響應本市新冠疫苗接種不同階段政策需求,充分發揮“互聯網+醫療健康”公共服務統一入口優勢,快速上線多個版本新冠疫苗接種服務,為不同接種對象提供線上快速登記預約通道。
上海市民對“健康雲”並不陌生。疫情期間,從隨申碼·健康、來滬人員健康信息登記、心理咨詢服務、實時疫情通報到發熱門診一鍵查詢,皆源於“健康雲”。
健康雲相關負責人、萬達信息健康雲事業部負責人潘錚說,“疫情期間,健康雲已累計擁有3000萬注冊用戶,無論是兒童免疫規劃接種,還是之前備受關注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接種先登錄健康雲預約,已經成為不少上海人的習慣行為。”
疫情防控催生線上健康需求,也對線上服務提出很大挑戰。3月25日,上海啟動60歲及以上人群新冠疫苗登記預約接種工作,擺在眼前的難題繞不開:老年人沒有智能手機,操作“健康雲”又不熟練,怎樣培養他們的習慣呢?
潘錚告訴記者,健康雲核心研發團隊加速度設計出鏈接智慧健康驛站的“新冠接種簡版”服務:老年人隻要到家門口驛站的自助終端,刷一次身份証(二代社保卡),前后點擊兩次屏幕確認,就能完成整個“雲上”預約。預約完畢直接打印接種條碼,整個過程用時5—10秒。
幫助老年人越過數字鴻溝,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上海已有10萬余名老年人通過健康雲預約接種。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健康驛站中曾經採集的老年人健康信息,還實現了接種評估初篩,“利用互聯網真正讓信息流動起來,這一點在老年人預約接種中充分得到體現。”
針對疫苗接種,健康雲還開發了不為老百姓所熟知的“內部功能”。記者獲悉,健康雲配合臨時接種點,快速集成開發“應急-接種通”產品,發揮信息化手段應用於受種人信息預登記、接種單位及臨時接種點信息採集、接種信息掃碼採集、個人接種記錄報告等全業務流程,實現了“一人一碼一檔”全過程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