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上海旅游,武康大樓幾乎是必到的打卡點之一。過去一段時間,人們要在大樓斜對面的街口拍一張以大樓為背景的美照,每次都隻能候著紅燈的間隙和行人的空檔匆匆按下快門,難以盡興。最近,這樣的旅拍節奏變慢了。配合已經完成架空線落地而清晰的武康大樓全景,一場街區微整形打造的“最佳拍攝地”給了駐留在路口的人們更從容的空間:可以在外拓了3.6米的人行道上拍照,跟隨腳下的導覽信息深度漫游,也可以坐進旁邊的咖啡館品賞街景……
一邊是游客眼中的如畫風景,一邊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不受干擾和品質提升,這樣一幅主客共享的和諧生活場景,成為“五個人人”理念的生動注解。上海圍繞文旅深度融合的全域旅游目標,通過架空線入地、街區微更新和建筑可閱讀等一系列舉措的實施,正著力打造出一批以武康大樓街區為代表的體現人民城市理念和溫度的文旅新空間、新體驗、新名片。
“架空線入地”營造文旅新空間
在武康路、興國路、淮海中路、天平路、余慶路五街交匯處,形如巨艦、近百歲高齡的武康大樓,是上海建筑打卡的“爆款”之一。藍天、白雲、梧桐葉、歷史建筑,隨手一拍就是大片。而在這樣的大片背后,是一場為期長達一年的“刀尖上的舞蹈”——架空線入地“攻堅戰”。
2011年,經過整修提升的武康路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吸引了前來行走、體驗、攝影以及進行藝術創作的各類人群,武康大樓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喜愛。但與此同時,一絲遺憾也揮之不去:想要在這幢優秀歷史建筑外找到一面不被電線杆、架空線“打擾”的原生態牆面,為大樓拍一張典雅的“素顏”照,幾乎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018年3月,上海加強城市管理精細化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啟動,計劃全年完成100公裡架空線入地和合杆工作。其中,武康大樓所在的徐匯區的任務,是完成24條道路約27公裡的架空線整治。徐匯區首個架空線入地工程,選擇了上海交通最繁忙、地下管線最復雜的淮海中路,起始地點則選在五街交匯處,也就是武康大樓所在地。
市中心架空線整治宛如一場“刀尖上的舞蹈”,處處都可能“踩雷”:地下管線密布,空間狹窄,軌交線、電力電纜線、通訊信息線、上下水管和燃氣管縱橫交錯,行道樹樹根繁復﹔在地上,電力線入地需要新建或改建變電站,選址出現難題,施工還需佔用車行道和人行道,對市民生活多少有所影響﹔空中縱橫密布各類管線、探頭,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多頭合一不易。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場與時間賽跑、無時無刻不需要“螺螄殼裡做道場”的架空線“攻堅戰”,從武康大樓打響。變電站選址,管線綜合以及施工期間的擾民與交通影響,成為橫亙在“攻堅戰”前的三大難題。
變電站選址難在場地的局限。一般居家用電都通過馬路上的變壓器輸送,10千伏的高壓電通過架空線傳輸到變壓器變成380伏的家用電,再通過架空線傳入千家萬戶。架空線入地后,路邊的變壓器要變成固定的變電站,架空線變身地下電纜。然而,一座標准變電站所需空間約120平方米,在歷史風貌區憑空“變”出100余平方米幾乎不可能。為變電站找“永久車位”,電力部門費盡心思。
通信線也是“架空線俱樂部”的主要“會員”。2018年3月初,淮海中路的武康路至高安路一帶南側的人行道被臨時施工擋板圍攏,但遲遲不見開工。外面看起來沒動靜,其實是因為每天晚上電信工程相關的施工隊伍都在開挖找新的管線位置,發現不合適再把道路鋪回原樣。之所以手動開挖道路,是因為老城區地下太過復雜,尤其武康大樓周邊諸多道路建於解放前,道路資料缺失,不挖開馬路眼見為實,很可能在下挖時“誤傷”重要管線。
此外,施工中難以避免的“聲、光、塵”影響,在風貌區的架空線整治中也同樣被放大,如何減少擾民也令施工方絞盡腦汁。經過近一年艱苦奮戰,2019年1月25日,歷史悠久的武康大樓終於徹底告別周邊上空的“蜘蛛網”,再現近一個世紀前的舒朗天際線。
“街區微更新”賦能文旅新體驗
當城市建設的“五線譜”(架空線)層層褪去后,武康大樓船艦式宏偉美麗的身影,再度站上打卡C位。如今,武康大樓斜對面的淮海中路、天平路街口,新增了一個0°的“源點”。站在“源點”,腳下360°的旅游指引信息,配合新增的530多平方米對焦空間,以及更加立體和多維度的業態打造,為市民游客帶來更多看點和信息的同時,形成了720°全感官的“建筑可閱讀”趣味體驗。
正所謂“魔鬼藏在細節”中。這樣的文旅新體驗打造背后,蘊涵了一系列街區“微更新”動作:人行步道空間沿石弧頂向外擴展3.6米,移位4處電箱、1根電杆等“城市家具”,打造出一片武康大樓前的“源點廣場”。以兩棵大樹的花池為圓心,四散開來的“源點”指向牌標示著各個海派文化地標的步行距離——宋慶齡故居60米,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筑750米……
徐匯區文旅局負責人透露,截至目前,這一“微更新”項目優化、移除的“城市家具”達109處之多,涵蓋了信號燈綜合杆優化、冗余立杆移除、空調外機隱藏等。下一步,街區“微更新”還將繼續,待調整優化的“城市家具”達56處。
而在上海全市范圍內,因街區“微更新”應運而生的文旅新空間、新體驗,正如同雨后春筍般涌現。去年11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發起的“家門口的好去處”評選中,上海各區推薦了首批124個公共空間參評。這些公共空間中,家門口的小型綠地、文化體育園、文創園區、工業舊址更新項目等均名列其中。
根據《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打造“15分鐘生活圈”的要求,未來的上海通過15分鐘的步行距離,就能夠解決市民在社區裡基本生活,乃至工作、休閑、學習等需求。數量繁多、各具特色的“家門口的好去處”分布在居民15分鐘生活圈,令上海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處處是景、時時宜游、主客共享”的都市型大景區。
最美的街道,就是以人為尺度的街道。上海的城街區“微更新”項目始終注重制度、設計、治理的三維統一,突出街區營造的專業性、城市設計的審美性、社區發展的自治性,推動業態、形態、生態、文態“四態”融合,精雕細琢每一個細節、每一寸草木,充分滿足人的體驗感受。這些“家門口好去處”微空間的打造和運行,堅持了以人為尺度的原則,充分體現出人民城市的理念和溫度,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的貫徹實施過程。
“建筑可閱讀”打造文旅新名片
逛不夠的梧桐樹下小馬路,家門口隨處可見的好去處,數以千計的歷史建筑和不計其數的高樓大廈,構成了一個魅力與活力兼具的“魔力之都”,形成了上海絢麗多彩的文旅風景線。
在上海,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筑,講述著不同的故事,處處積澱著這座城市“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處處彰顯著這座城市“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品格,處處承載著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輝映的文化特質。
上海2035城市總體規劃提出,要建設令人向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其中,首次提及建筑是可以閱讀的,街區是可以漫步的,公園是可以休憩的,城市是有溫度的。何為“建筑可閱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工作推進中秉持這樣的原則:其一,建筑是讀不完的教科書,是活的博物館,一磚一瓦、一街一巷,都是故事,都是記憶,都是學問﹔其二,建筑身上的故事不應該“養在深閨人未識”,理應被盡可能多的人讀到、聽到、看到、體驗到﹔其三,閱讀建筑不僅是閱讀一棟一棟的建筑,更是閱讀城市、城市的文化以及城市當中的人。
從2018年開始,上海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動“建筑可閱讀”工作。經過三年的努力,“建筑可閱讀”范圍已拓展至全市16個區,開放建筑1037處,設置二維碼2437處,基本實現了建筑的可讀、可聽、可看、可游,讓越來越多的市民游客體驗到了上海這座城市的溫度和美好。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起步之年,根據剛剛審議通過的《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要求,上海文旅部門將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雲平台等數字化方式,推動“建筑可閱讀”工作從“掃碼閱讀”的1.0版、“建筑開放”的2.0版,進入到全新的“數字轉型”3.0版,讓“建筑可閱讀”再躍升一個新台階。通過“建筑可閱讀”的全新轉型,著力在體驗數字化和服務體系化上取得新成果,著力在市民滿意度、社會參與度、跨界融合度上實現新突破,充分發揮“建筑可閱讀”在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創造高品質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上海市區兩級文旅部門還將重點開展“建筑可閱讀”十大行動,包括“全民評”“全民講”“全民拍”“全民游”“全民創”的“五個民”的體驗數字化和“五個一”的服務體系化,吸引更多市民游客走進建筑,共享人民城市發展成果,真正把“建筑可閱讀”打造成大上海的城市金名片。